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17(甲)所示,弯曲部分AB和CD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四分之一圆弧,中间的BC段是竖直的薄壁细圆管(细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细圆管分别与上、下圆弧轨道相切连接,BC段的长度L可作伸缩调节.下圆弧轨道与水平面相切,D、A分别是上、下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整个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从A点水平进入轨道,从D点水平飞出.在A、D两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A、D两点的压力,计算出压力差△F.改变BC间距离L,重复上述实验,最后绘得△F-L的图线如图17(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阻力,g取100m/s2)
(1)某一次调节后D点离地高度为0.8m.小球从D点飞出,落地点与D点水平距离为2.4m,求小球过D点时速度大小.
(2)求小球的质量和圆弧轨道的半径大小.
如图17(甲)所示,弯曲部
分AB和CD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四分
之一圆弧,中间的BC段是竖直的薄
壁细圆管(细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的
直径),细圆管分别与上、下圆弧轨
道相切连接,BC段的长度L可作伸
缩调节.下圆弧轨道与水平面相切,
D、A分别是上、下圆弧轨道的最高
点与最低点,整个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从A点水平进入
轨道,从D点水平飞出.在A、D两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A、D两
点的压力,计算出压力差△F.改变BC间距离L,重复上述实验,最后绘得△F-L的图
线如图17(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阻力,g取100m/s2)
(1)某一次调节后D点离地高度为0.8m.小球从D点飞出,落地点与D点水平距离为2.4m,求小球过D点时速度大小.
(2)求小球的质量和圆弧轨道的半径大小.
(17分) 如图甲所示,建立Oxy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Q垂直于y轴且关于x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l,第一四象限有磁场,方向垂直于Oxy平面向里。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轴间右连接发射质量为m、电量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3t0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不考虑极边缘的影响)。
已知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0时,刻经极板边缘射入磁场。上述m、q、、t0、B为已知量。(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板间的情况)
(1)求电压U0的大小。
(2)求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9分)、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曾经遭遇了罕见的雪灾,此次灾害过程造成17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尤其是雪灾天气造成输电线被厚厚的冰层包裹(如图甲),使相邻两个铁塔间的拉力大大增加,导致铁塔被拉倒、压塌(如图乙),电力设施被严重损毁,给这些地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和巨大损失。当若干相同铁塔等高、等距时,可将之视为如图所示丙的结构模型。已知铁塔(左右对称)质量为,塔基宽度为d。相邻铁塔间输电线的长度为L,其单位长度的质量为,输电线顶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成角。已知冰的密度为,设冰层均匀包裹输电线上,且冰层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半径为R(输电线的半径可忽略)
求(l)因为冰层包裹,每个铁塔塔尖所受的压力将比原来增大多少?
(2)被冰层包裹后,输电线在最高点、最低点的张力
(9分)、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曾经遭遇了罕见的雪灾,此次灾害过程造成17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尤其是雪灾天气造成输电线被厚厚的冰层包裹(如图甲),使相邻两个铁塔间的拉力大大增加,导致铁塔被拉倒、压塌(如图乙),电力设施被严重损毁,给这些地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和巨大损失。当若干相同铁塔等高、等距时,可将之视为如图所示丙的结构模型。已知铁塔(左右对称)质量为,塔基宽度为d。相邻铁塔间输电线的长度为L,其单位长度的质量为,输电线顶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成角。已知冰的密度为,设冰层均匀包裹输电线上,且冰层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半径为R(输电线的半径可忽略)
求(l)因为冰层包裹,每个铁塔塔尖所受的压力将比原来增大多少?
(2)被冰层包裹后,输电线在最高点、最低点的张力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B 2.AC 3.CD 4.AB 5.D 6.CD 7.BC 8.AC 9.A 10.CD
二、本题共3小题,共14分。按照要求作图或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2.(1);(2分) ;(2分)(2)偏小。(1分)
13.(1)如答图1;(2分) (2)0~6.4;(2分)
(3)。(2分)
三、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的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7分)
解:(1)质子进入磁场做半径为R1的匀速圆周运动,洛仑滋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分)
质子离开磁场时到达A点,O、A间的距离.………………(1分)
同理,α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α粒子离开磁场时到达B点,
O、B间的距离,则A、B两点间的距离.…(2分)
(2)α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周期为,
则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2分)
15.(7分)解:(1)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金属棒ab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1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R的电流……………………(1分)
金属棒两端的电压U=E-Ir=2.5V.………………………………………………(1分)
(2)由于ab杆做匀速运动,拉力和磁场对电流的安培力大小相等,即
…………………………………………………………(2分)
(3)根据焦耳定律,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P=I2R=1.25W.…………………(2分)
16.(8分)解:(1)滑块沿斜面滑下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设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
,…………………………(2分)
解得………………………………………………(1分)
(2)滑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沿斜面返回上升的高度最大,设此高度为,根据动能定理, ,…………………………(2分)
代入数据解得……………………………………(1分)
(3)滑块最终将静止在斜面底端,因此重力势能和电势能和减少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即等于产生的热能,……………………(2分)
17.(8分)解:(1)因为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变化的周期与磁场变化的周期相同,所以由图象可知,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的周期为T=3.14×10-2s.
所以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分)
(2)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为
通过小灯泡电流的有效值为,…………………………(1分)
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P=I2R=2.88W………………………………………………(2分)
(3)在磁感应强度变化的1~1/4周期内,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
通过灯泡的平均电流……………………………………(1分)
通过灯泡的电荷量………………………………(2分)
18.(8分)解:(1)当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I2时,金属棒在导轨上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分)
设金属棒到达NQ端时的速率为,根据运动学公式,,……………(1分)
由以上两式解得:……………………………………(2分)
(2)当金属棒静止不动时,金属棒的电阻,设金属棒在导轨上运动的时间为t,
电流在金属棒中产生的热量为Q,根据焦耳定律,Q=I,…………………(2分)
根据运动学公式,,将(1)的结果代入,争得
………(2分)
19.(9分)解:(1)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先沿OO′方向做匀速运动,即有,
而后在电场力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在垂直于OO′方向做匀加速运动,设到达B、D
端界面时偏离OO′的距离为y1,则.………………(2分)
t=T/2时刻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先在T/2时间内做抛物线运动到达金属板的中央,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金属板B、D端界面。设电子到达金属板的中央时偏离OO′的距离为y2,将此时电子的速度分解为沿OO′方向的分量与沿电场方向的分量,并设此时刻电子的速度方向与OO′的夹角为θ,电子沿直线到达金属板B、D端界面时偏离OO′的距离为,则有;
解得……………………………………………………(1分)
因此,。…………………………………………………(1分)
(2)在t=(2n+1) T/2(n=0, 1,2……)时刻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在离开金属板时偏离OO′的距离最大,因此为使所有进入金属板间的电子都能够飞出金属板,应满足的条件为,解得板间电太的最大值。…………………………………………(2分)
(3)设)时刻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到达荧光屏上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为Y1;t=(2n+1)T/2(n=0,1,2……)时刻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到达荧光屏上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为,电子到达荧光屏上分布在范围内. 当满足的条件时,△Y为最大。根据题中金属板和荧光屏之间的几何关系,得到
……………………………………………………(1分)
因此电子在荧光屏上分布的最大范畴为………(2分)
20.(9分)
解:(1)粒子A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滋力提供向心力,设粒子A的速度为v0,在MN上方运动半径为R1,运动周期为T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公式,
解得 ………………………………(2分)
同理,粒子A在MN下方运动半径R2和周期T2分别为:
。
粒子A由P点运动到MN边界时与MN的夹角为60°,如答图2所示,则有
R1-h=R1cos60° 得到:R1=2h,R2=4h。
PQ间的距离为d=2R2sin60°-2R1sin60°=2h。………………………………(3分)
(2)粒子A从P点到Q点所用时间为
,………………………………(1分)
设粒子B的质量为M,从P点到Q点速度为v
,……………………………………………………(1分)
由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