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平均体重为千克.试计算每人平均含水多少千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中学的初三学生计划在实验室中通过测定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绘制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具体实验方案: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步骤:取固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不同体积的水,将此试管放于热水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硝酸钾全部溶解.从水浴中取出试管,插入温度计,用玻璃棒搅拌,当溶液中刚好出现晶体时,记录此时温度.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记录相应实验数据.
③数据处理:每组实验温度数据取其平均值,即为这种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再求算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就能绘制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以下是这些学生得到的相应实验数据,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表格中的空白处.(数据处理的原则:若一系列相关数据中,有其中一个数据与其余数据差别过大时,可舍去)
实验组号 KNO3/g H2O/g 刚好出现晶体时的温度/℃ 平均温度/℃ 溶解度/g
4 3 66.5 67.0 69 67.5 133.3
4 5 45.8 45.2 45.5 45.5
4 7 32.5 33.0 33.0
4 9 27.8 27.3 27.0 27.4 44.4
4 10 25.8 30.1 26.1 40.0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绘制相应的溶解度曲线A.

(3)以下是硝酸钾的溶解度表(真实值)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KNO3/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①根据此数据在上面坐标图中绘制硝酸钾(真实值)的溶解度曲线B.
②比较曲线A和B,试分析一下导致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控制温度有误差
控制温度有误差

(4)下表为氯化钠的溶解度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①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写出KNO3和NaCl具有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
20℃~30℃
20℃~30℃
(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
②20℃时,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加热蒸发掉60g水后降温到20℃,试求此时从溶液中析出的NaCl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小组的学生在《化学手册》中查得在101kPa下,在不同温度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为:mL/L)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CO2的溶解度/(mL/L) 1713 1194 878 665 530 436 359
该小组同学根据上表数据绘制了在101kPa下,CO2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趋势的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是初三某合作学习小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的研究过程,请你参与其中.
(一)在实验制取过程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烧瓶内放的药品是大理石或
石灰石
石灰石
(填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为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3)小兵同学在用此装置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在烧瓶内装入固体药品,在分液漏斗内加入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内液体不能滴下,可能的原因是
分液漏斗塞子未打开
分液漏斗塞子未打开

(4)小兵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进行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请帮他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CO2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 集满现象: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向收集到的CO2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硫酸浓度(%) 15 20 25 30 35
气体体积(mL) 35 47 55 51 42
【实验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E
温度(℃) 40 50 60 70 80
现象和
比较
有少量气泡 气泡比A号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 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1)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
25
25
%.
(2)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70
70
℃.
(3)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
振荡试管
振荡试管
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4)你认为该研究小组还可以研究
大理石颗粒大小
大理石颗粒大小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5)计算:①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C:O:Ca=12:48:40
C:O:Ca=12:48:40
.②实验室现需要含碳酸钙80%以上的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现有一石灰石样品,测定其钙元素的含量为36%,请计算是否符合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是初三某合作学习小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研究过程,请你参与其中.
(一)在实验制取过程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烧瓶内放的药品是大理石或
石灰石
石灰石
(填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是
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小兵同学在用此装置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在烧瓶内装入固体药品,在分液漏斗内加入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内液体不能滴下,可能的原因是
分液漏斗盖子未打开
分液漏斗盖子未打开

(4)小兵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进行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请帮他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CO2密度比空气大,且
不与空气反应
不与空气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 集满现象: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向收集到的CO2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  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硫酸浓度(%) 15 20 25 30 35
气体体积(mL) 35 47 55 51 42
实验二  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E
温度(℃) 40 50 60 70 80
现象和
比较
有少量气泡 气泡比A号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 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1)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
25
25
%.
(2)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70
70
℃.
(3)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
振荡试管
振荡试管
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4)你认为该研究小组还可以研究
大理石颗粒大小
大理石颗粒大小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中学的初三学生计划在实验室中通过测定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绘制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具体实验方案: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步骤:取固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不同体积的水,将此试管放于热水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硝酸钾全部溶解.从水浴中取出试管,插入温度计,用玻璃棒搅拌,当溶液中刚好出现晶体时,记录此时温度.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记录相应实验数据.
③数据处理:每组实验温度数据取其平均值,即为这种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再求算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就能绘制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以下是这些学生得到的相应实验数据,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表格中的空白处.(数据处理的原则:若一系列相关数据中,有其中一个数据与其余数据差别过大时,可舍去)
实验组号KNO3/gH2O/g刚好出现晶体时的温度/℃平均温度/℃溶解度/g
4366.567.06967.5133.3
4545.845.245.545.5
4732.533.033.0
4927.827.327.027.444.4
41025.830.126.140.0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绘制相应的溶解度曲线A.

(3)以下是硝酸钾的溶解度表(真实值)
温度/℃10203040506070
KNO3/g20.931.645.863.985.5110138
①根据此数据在上面坐标图中绘制硝酸钾(真实值)的溶解度曲线B.
②比较曲线A和B,试分析一下导致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__.
(4)下表为氯化钠的溶解度表
温度/℃10203040506070
NaCl/g35.836.036.336.637.037.337.8
①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写出KNO3和NaCl具有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______(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
②20℃时,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加热蒸发掉60g水后降温到20℃,试求此时从溶液中析出的NaCl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