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4.31×10―7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自然界中的水要经过消毒杀菌才可成为生活饮用水.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其中Cl化合价为+4价.
(1)氯原子最外层有
 
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某化合物中O的化合价与ClO2中O的化合价恰好相反,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2)下列可用作比较S和C非金属性强弱依据的是
 

A.CS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3)以下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键长:HF>HCl
B.稳定性:HF>HCl
C.酸性:HF>HCl
D.沸点:HF>HCl
(4)O3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①O3═O2+[O]-Q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O]+O3═2O2+Q平衡常数为K2
总反应:2O3═3O2+Q平衡常数为K.
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表所示.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mol/L.在30°C、pH=4.0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
 
 mol/(L?min).
T/℃t/min pH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50 31 26 15 7
(5)根据表中数据,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字母代号)
A.40°C、pH=3.0
B.10°C、pH=4.0
C.30°C、pH=7.0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K增大
B.K=K1+K2
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压强增大,K2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

   t/min  pH

T/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50

31

26

15

7

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__(填代号)

a. 40°C、pH=3.0      b. 10°C、pH=4.0       c. 30°C、pH=7.0

(2)向一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0.6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现有两个图像分别对该反应的情况进行描述:

图1表示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图2为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t2、t3、t4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其中t2改变的条件是加入某种催化剂);(说明:图1中实线表示反应进程)

 


①  你认为t3时改变的条件是        (填写“加压”或“减压”),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mol;

②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段

t1~t2

t2~t3

t3~t4

t5~t6

平衡常数

K1

K2

K3

K4

用“﹥、﹤、=”符号来表达K1 、K2 、K3 、K4之间的关系                           写此条件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一般采用CO(g) + 2H2(g)    CH3OH(g)反应合成甲醇。

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某温度下,将1mol CO和4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1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    250℃(填“>”、“<”、“=”)

②如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示意图,则a处通入的是        

(填“甲醇”或“氧气”),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25℃)。

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
电离常数K
Ksp
H2CO3
H2CO3HCO3+H
HCO3CO32+H
K1=4.31×10-7
K2=5.61×10-11

C6H5OH
C6H5OHC6H5O+H
1.1×10-10

H3PO4
H3PO4H2PO4+H
H2PO4HPO42+H
HPO42PO43+H
K1=7.52×10-3
K2=6.23×10-6
K1=2.20×10-13

NH3·H2O
NH3·H2OOH+NH4
1.76×10-5

BaSO4
BaSO4(s)Ba2+SO42

1.07×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6H5OH与Na3P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25℃时,向10 mL 0. 01 mol/LC6H5OH溶液中滴加V mL 0.1 mol/L氨水,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若混合液pH>7,则V≥10
b.V=5时,2c(NH3·H2O)+2c(NH4)=c(C6H5OH)+c(C6H5O
c.V=10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0.01 molC6H5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若混合液pH<7,则c(NH4)>c(C6H5O)>c(H)>c(OH
(3)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b表示),类比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25℃时,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Kb=____mol/L。
(4)如图所示,有T1、T2不同温度下两条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已知BaSO4的Ksp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①T2____ 25℃(填“>”、“<”或“=”);
②讨论T1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加入Na2SO4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
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
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25℃)。
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
电离常数K
Ksp
H2CO3
H2CO3HCO3+H
HCO3CO32+H
K1=4.31×10-7
K2=5.61×10-11

C6H5OH
C6H5OHC6H5O+H
1.1×10-10

H3PO4
H3PO4H2PO4+H
H2PO4HPO42+H
HPO42PO43+H
K1=7.52×10-3
K2=6.23×10-6
K1=2.20×10-13

NH3·H2O
NH3·H2OOH+NH4
1.76×10-5

BaSO4
BaSO4(s)Ba2+SO42

1.07×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6H5OH与Na3P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25℃时,向10 mL 0. 01 mol/LC6H5OH溶液中滴加V mL 0.1 mol/L氨水,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若混合液pH>7,则V≥10
b.V=5时,2c(NH3·H2O)+2c(NH4)=c(C6H5OH)+c(C6H5O
c.V=10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0.01 molC6H5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若混合液pH<7,则c(NH4)>c(C6H5O)>c(H)>c(OH
(3)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b表示),类比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25℃时,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Kb=____mol/L。
(4)如图所示,有T1、T2不同温度下两条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已知BaSO4的Ksp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①T2____ 25℃(填“>”、“<”或“=”);
②讨论T1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加入Na2SO4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
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
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25℃).
电解质 平衡方程式 平衡常数K Ksp
CH3COOH CH3COOH?CH3COO-+H+ 1.76×10-5
H2CO3 H2CO3?H++HCO3-
HCO3-?H++CO32-
K1=4.31×10-7
K2=5.61×10-11
C6H5OH C6H5OH?C6H5O-+H+ 1.1×10-10
H3PO4 H3PO4?H++H2PO4-
H2PO4-?H++HPO42-
HPO42-?H++PO43-
K1=7.52×10-3
K2=6.23×10-8
K3=2.20×10-13
NH3?H2O NH3?H2O?NH4++OH- 1.76×10-5
BaSO4 BaSO4?Ba2++SO42- 1.07×10-10
BaCO3 BaCO3?Ba2++CO32- 2.58×10-9
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表分析,若①CH3COOH ②HCO3-③C6H5OH ④H2PO4-均可看作酸,则它们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须填编号);
(2)写出C6H5OH与Na3P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5℃时,将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混合,混合液中:c(CH3COO-
 
c(NH4+);(填“>”、“=”或“<”)
(4)25℃时,向10ml 0.01mol/L苯酚溶液中滴加Vml 0.01mol/L氨水,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若混合液pH>7,则V≥10
B.若混合液pH<7,则c(NH4+)>c(C6H5O-)>c(H+)>c(OH-
C.V=10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10ml 0.01mol/L苯酚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V=5时,2c(NH3?H2O)+2c(NH4+)=c(C6H5O-)+c(C6H5OH)
(5)水解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h表示),类比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请写出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的表达式
 
精英家教网
(6)Ⅰ.如图所示,有T1、T2两种温度下两条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1
 
T2(填>、=、<),T2温度时Ksp(BaSO4)=
 

②讨论T1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
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
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Ⅱ.现有0.2mol的BaSO4沉淀,每次用1L饱和Na2CO3溶液(浓度为1.7mol/L)处理.若使BaSO4中的SO42-全部转化到溶液中,需要反复处理
 
次.[提示:BaSO4(s)+CO32-(aq)?BaCO3(s)+SO42- (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1、B  2、C  3、D  4、A  5、D  6、A  7、D  8、C  9、AC  10、D  11、D  12、BD  13、AB   14、A

15.(12分)

1、(1)Br2;Fe3+  (每空2分,共4分)

(2)假设1方案:向黄色溶液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2分)

假设2方案:向黄色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2分)

2、假设2 (1分);不可行(1分);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溶液都变蓝,无法得出结论。(2分)

3、2 Fe2+ + 4 Br- + 3Cl2 == 2 Fe3+ +2 Br2 + 6Cl-  (2分)

16、

17、各元素分别为A :H    B :O  C: Na     D:S

    各物质为 a:SO2    b:SO3     c:H2S     d:H2O      e :H2O2

 

18.(10分)

(1)SO2  NH4(各2分,共4分)

(2)2Fe2++ Cl2=2 Fe3+ + 2Cl- (2分)     4NH3+3Cl2=NCl3+3NH4Cl  (2分)

(3)饱和H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6ec8aac122bd4f6eH++Cl-+HClO,加入的CaCO3粉末与H+反应,平衡正向移动,HClO浓度增大   (2分)

 

19(10分)(1)①②④  (2)羧基  碳碳双键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20.(1)① 1(2分);672(2分)② 0.56(2分)

(2)520∽787(2分)

(3)见右图(4分,部分正确酌情给分)

 

 

 

 

八、本题分A、B两题,考生只要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得分计入总分。本题共12分。

21A.物质结构与性质(12分)

(1)I.IIIA   (1分)

II.IVA  (1分);b;a点所示的氢化物是水,其沸点高是由于在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氧族元素中其它氢化物的沸点不会高于水。 (1分)

(2)I.3d24S2       (2分)

II.①BaTiO3      (2分)            6    (2分)

②[TiCl(H2O)5]Cl2 ?H2O(3分)

 

21.B⑴2NH3 + 3CuO 6ec8aac122bd4f6e 3Cu + N2 + 3H2O  

利用NaOH的碱性和遇水放热的性质,使NH3?H2O 分解后逸出      

   C   (填序号);

黑色固体变成了亮红色    

吸收多余的NH3      

3a/22.4mol;9a/11.2b   

减少   因为由NH3带出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导致H原子的个数增加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7caiedu.cn 提供!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