⑹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a 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3a/22.4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 g, 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9a/11.2b .⑺上述实验中.如果省去B装置.测定氨分子组成的N.H原子个数的比值将会(填“增大 .“减少 或“无影响 )减少 .理由是:因为由N入D装置.导致H原子的个数增加. 2009届江苏省苏中四市二区联考高三化学试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分)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

⑶在干燥管B里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A 碱石灰    B 生石灰    C 五氧化二磷    D 氢氧化钠

⑷在C的玻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⑸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⑹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a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部分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                                
(3)在干燥管B中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     (填序号);

A.碱石灰B.生石灰C.五氧化二磷D.氢氧化钠
(4)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5)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a L,干燥管D增重b g, 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6)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NH3
①在图中方框内画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
⑶在干燥管B里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A 碱石灰   B 生石灰   C 五氧化二磷   D 氢氧化钠
⑷在C的玻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⑸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⑹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a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

⑶在干燥管B里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A 碱石灰    B 生石灰    C 五氧化二磷    D 氢氧化钠

⑷在C的玻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⑸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⑹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a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
⑶在干燥管B里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A 碱石灰   B 生石灰   C 五氧化二磷   D 氢氧化钠
⑷在C的玻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⑸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⑹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a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B  2、C  3、D  4、A  5、D  6、A  7、D  8、C  9、AC  10、D  11、D  12、BD  13、AB   14、A

15.(12分)

1、(1)Br2;Fe3+  (每空2分,共4分)

(2)假设1方案:向黄色溶液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2分)

假设2方案:向黄色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2分)

2、假设2 (1分);不可行(1分);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溶液都变蓝,无法得出结论。(2分)

3、2 Fe2+ + 4 Br- + 3Cl2 == 2 Fe3+ +2 Br2 + 6Cl-  (2分)

16、

17、各元素分别为A :H    B :O  C: Na     D:S

    各物质为 a:SO2    b:SO3     c:H2S     d:H2O      e :H2O2

 

18.(10分)

(1)SO2  NH4(各2分,共4分)

(2)2Fe2++ Cl2=2 Fe3+ + 2Cl- (2分)     4NH3+3Cl2=NCl3+3NH4Cl  (2分)

(3)饱和H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6ec8aac122bd4f6eH++Cl-+HClO,加入的CaCO3粉末与H+反应,平衡正向移动,HClO浓度增大   (2分)

 

19(10分)(1)①②④  (2)羧基  碳碳双键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20.(1)① 1(2分);672(2分)② 0.56(2分)

(2)520∽787(2分)

(3)见右图(4分,部分正确酌情给分)

 

 

 

 

八、本题分A、B两题,考生只要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得分计入总分。本题共12分。

21A.物质结构与性质(12分)

(1)I.IIIA   (1分)

II.IVA  (1分);b;a点所示的氢化物是水,其沸点高是由于在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氧族元素中其它氢化物的沸点不会高于水。 (1分)

(2)I.3d24S2       (2分)

II.①BaTiO3      (2分)            6    (2分)

②[TiCl(H2O)5]Cl2 ?H2O(3分)

 

21.B⑴2NH3 + 3CuO 6ec8aac122bd4f6e 3Cu + N2 + 3H2O  

利用NaOH的碱性和遇水放热的性质,使NH3?H2O 分解后逸出      

   C   (填序号);

黑色固体变成了亮红色    

吸收多余的NH3      

3a/22.4mol;9a/11.2b   

减少   因为由NH3带出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导致H原子的个数增加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7caiedu.cn 提供!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