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2.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1. A.
    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2. B.
    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3. C.
    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4. D.
    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2.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1. A.
    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2. B.
    发展“立体农业”
  3. C.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4. D.
    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2、下列措施得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 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18.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一一苹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06安徽模拟)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2)(2006安徽模拟)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1B2A3C4D5B6C7A8B9B10A11D12B13C14D15D16A17B18A19AC20BD21CD22AC23CD24BC25CD26AD

27.(1)北京、天津(2分)

(2)京哈、京沪(2分)

(3)胜利、鞍山(2分)

(4)华北、长芦(2分)

(5)略(2分)

28.(1) 武夷山 东北一西南(2分)

(2)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2分)

(3)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2分)

(4)Q 喜马拉雅山脉(2分)

(5)平原(1分)               

(6)西高东低(1分)

29.(每空1分)(1)青海  东海 (2)A 、B (3)汉江 湘江 (4)武汉 重庆 (5)上游 防洪

30.(10分)

(1)水资源污染    水资源浪费    治理水污染    节约用水,禁止浪费(4分)

(2)地球生态(生态环境)  节水  (2分)

(3)家庭节水,一水多用;适当提高水价;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利用水资源等。(4分)

31(1)煤  铁  水资源(3分)

(2)资源:开发新能源  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3分)

     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第三产业(2分)

 环保:治理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加强环境监督,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分)

32.共10分

(1)季风气候或雨热同期(1分)

(2)沿江、沿海、沿交通干线分布(3分)    ⑥(1分)  

(3)劳动力丰富    科技发达或技术先进(2分)

(4)水体污染(1分)

(5)港、澳(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