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   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________         ___.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_.

(3)如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s1=3.20 cm,s2=4.52 cm,s5=8.42 cm,s6=9.7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         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F与F′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         _____.

 

 

 

                           

3.李泳探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过程如下:

 [猜想与假设]

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成正比关系.

 [设计与实验步骤]

a.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b.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分别悬挂100g、200 g的钩码,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c.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整理器材,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钩码质量m/g

0

100

200

标尺刻度L/cm

15.0

20.10

24.96

 [交流与评估]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L-m图象,如图所示.李泳探究小组根据图象分析,否定了原来的猜想,得出“弹簧弹力和弹簧长度成正比”的结论.

①你认为该小组所得结论对吗?________.(填“对”或“错”)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泳小组在[设计与实验步骤]中存在的一项严重不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   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________         ___.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_.

(3)如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s1=3.20 cm,s2=4.52 cm,s5=8.42 cm,s6=9.7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          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F与F′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         _____.

 

 

 

                           

3.李泳探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过程如下:

 [猜想与假设]

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成正比关系.

 [设计与实验步骤]

a.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b.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分别悬挂100g、200 g的钩码,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c.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整理器材,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钩码质量m/g

0

100

200

标尺刻度L/cm

15.0

20.10

24.96

 [交流与评估]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L-m图象,如图所示.李泳探究小组根据图象分析,否定了原来的猜想,得出“弹簧弹力和弹簧长度成正比”的结论.

①你认为该小组所得结论对吗?________.(填“对”或“错”)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泳小组在[设计与实验步骤]中存在的一项严重不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弹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标记为O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

(1)测得窄片的宽度为L,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

(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弹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标记为O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

(1)测得窄片的宽度为L,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

(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弹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标记为O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

(1)测得窄片的宽度为L,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
(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A

C

A

B

BCD

ACD

AC

AC

10、1)0.495~0.497m/s2 (2分) (2)①  CD(2分) ②天平(1分)

(3)(2分)偏大(2分)因纸带与打点记时器间存在摩擦阻力f,则有

11、⑴a

⑵a)P

  b)如图

    ⑶

 

 

 

12、(1)   

  (2)BC     (3)速度   频率    (4)全反射   光疏介质   临界角

13、(1)A   (2)AD   (3)

14【解析】(1)设小物体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对小物体由a运动到p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①

       ②         s=vt             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s=0.8m         ④

(2)设在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F,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⑤   联立①⑤式,代入数据解得F=0.3N    ⑥  方向竖直向下

15【解析】⑴做直线运动有: 做圆周运动有:

          只有电场时,粒子做类平抛,有:

                                解得:

          粒子速度大小为:

          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

    粒子与x轴的距离为:

        ⑵撤电场加上磁场后,有:        解得: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圆心C位于与速度v方向垂直的直线上,该直线与x轴和y轴的夹角均为π/4,有几何关系得C点坐标为:

                                   

    过C作x轴的垂线,在ΔCDM中:       

                          解得:

           M点横坐标为:

16【解析】

(1)由于列车速度与磁场平移速度方向相同,导致穿过金属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由于电磁感应,金属框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受到安培力即为驱动力。

(2)为使列车获得最大驱动力,MM、PQ应位于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同为最大值且反向的地方,这会使得金属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导致线框中电流最强,也会使得金属框长边中电流收到的安培力最大,因此,d应为的奇数倍,即

(3)由于满足(2)问条件,则MM、PQ边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0且方向总相反,经短暂的时间Δt,磁场沿Ox方向平移的距离为v0Δt,同时,金属框沿Ox方向移动的距离为vΔt。

因为v0>v,所以在Δt时间内MN边扫过磁场的面积S=(v0-v)lΔt

在此Δt时间内,MN边左侧穿过S的磁通量移进金属框而引起框内磁通量变化

ΔΦMN  = B0l(v0-v)Δt②

同理,该Δt时间内,PQ边左侧移出金属框的磁通引起框内磁通量变化

ΔΦPQ = B0l(v0-v)Δt③

故在Δt内金属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变化 ΔΦ = ΔΦMN  +ΔΦPQ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金属框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根据安培力公式,MN边所受的安培力FMN  = B0Il

PQ边所受的安培力FPQ  = B0Il

根据左手定则,MM、PQ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此时列车驱动力的大小

F = FMN  + FPQ = 2 B0Il⑦

联立解得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