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编号 | 金属丝直径D/mm | 金属丝直径的二次方D/mm2 | 金属丝长度L/cm | 电阻R/Ω |
1 | 0.280 | 0.0784 | 100.00 | 16.30 |
2 | 0.280 | 0.0784 | 50.00 | 8.16 |
3 | 0.560 | 0.3136 | 100.00 | 4.07 |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卢瑟福发现了中子,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
D.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长太短
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总能量增大
(2)(9分)质量M=3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左侧放置一质量m=1kg的木块,右侧固定一轻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弹簧正下方部分的木板上表面光滑,其他部分的木板上表面粗糙,如图所示现给木块v0=4m/s的初速度,使之向右运动,在木板与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木板和木块达到共速时,木板恰与墙壁相碰,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木板速度的方向改变,大小不 变,最后木块恰好在木板的左端与木板相对静止。求:
①木板与墙壁相碰时的速度v1;
②整个过程中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pm;
(1). 如图所示为一种测量电源电动势的电路原理图. E为供电电源,ES为标准电源,EX为待测电源,RP是限流电阻,R0是电流表的保护电阻,AB是均匀电阻丝,长度为L. 闭合S1进行测量时,先将S2合到“1”位置,移动C至C1处时,恰好使电流表指针指零,测得AC1=;再将S2合到“2”位置,移动C至C2处时,恰好又使电流表指针指零,测得AC2=
L. 请你根据这些信息,结合所学过的有关物理知识回答:
①本实验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是E ES和EX
( 填“<”,“=”或“>”) ;
②你认为该实验中电流表最好应选用_______
(填“安培表”,“毫安表”,“微安表”,“灵敏电流计”) ;
③本次实验测得的EX = ES.
(2).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为( )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 (C)直流电流表A,内阻可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W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某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描在了坐标纸上作出U--I图,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同学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__________V,总内阻为__________W。由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能够正确示数的电压表应为表__________(选填“V1”或“V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