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 装置较为合理.装置C的作用主要是 .植物种类甲乙丙丁气孔数/cm2上表皮2500089002700下表皮23002940001230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较黑暗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
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
(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来做.原因是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蜡烛C
蜡烛C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3)当B后面的蜡烛C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C,并在蜡烛C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填“实”、或“虚”).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B
B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B

A.保持A、C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B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B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6)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出理由
不能,因为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蜡烛
不能,因为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蜡烛

(7)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C
C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______(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来做.原因是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3)当B后面的蜡烛C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C,并在蜡烛C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填“实”、或“虚”).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A、C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B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B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6)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出理由______.
(7)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______(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来做.原因是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3)当B后面的蜡烛C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C,并在蜡烛C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填“实”、或“虚”).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A、C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B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B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6)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出理由______.
(7)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            ;手指放在蜡烛     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选填:“a. 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                                     

(4)在利用乙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把蜡烛离凸透镜90cm移动到120cm时,发现像几乎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他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他把凸透镜放在如图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若固定光屏的位置于M点不动,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如图示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放大的虚像,若把蜡烛放到B点______(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______(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______;手指放在蜡烛______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实验序号123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0225.60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1525.6028.50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_ (选填:“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
(4)在利用乙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和李娟分别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没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所成的清晰的像.他们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