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猜想
小成同学根据公式P=I2R,认为: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而增大。
小顾同学根据公式P=U2/R,认为: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而减小。
(2)实验验证
他们分别利用阻值为5欧和10欧的定值电阻、一个标有“20W 2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为6伏的电源、电键及若干导线,按图14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通过两个电表的示数,计算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及其电功率,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分析较表一或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14)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选填“小成”、 “小顾”或“小成和小顾”)。
(3)交流与评估
Ⅰ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与7或5与8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和 (15) 相同时, (16) 。
Ⅱ 为了使该小组同学的探究目的更全面,你认为他们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17) 。
A.取阻值为15欧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B.继续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C.改变电源电压,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Ⅲ 表二实验序号7与10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是相等的。若要在表一中增加一次实验,使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与实验序号5相等,你认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 (18) 欧。
小明和小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小店在卖米酒和卖酱油时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是大小各有不一,如图15所示。
① 小明和小华根据上述事实提出猜想。猜想一: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猜想二: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你认为他们提出“猜想二”的依据是 (14) 。
② 回来后,他们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选择了天平、量筒、烧杯,以及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小明用量筒量取不同体积的甲液体,分别倒入烧杯中,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分别测出它们在不同体积时的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小华选用乙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的第二和第三列中,他们还分别计算了表一、表二中的液体体积和质量的变化量,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第四和第五列中。
表一 甲液体 | ||||
实验 序号 | 液体体积 (厘米3) |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克) | 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厘米3) | 液体质量的增加量 (克) |
1 | V1=10 | m1=30 | ∕ | ∕ |
2 | V2=15 | m2=35 | V2- V1=5 | m2- m1=5 |
3 | V3=30 | m3=50 | V3- V2=15 | m3- m2=15 |
表二 乙液体 | ||||
实验序号 | 液体体积 (厘米3) |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克) | 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厘米3) | 液体质量的增加量 (克) |
4 | V4=10 | m4=28 | ∕ | ∕ |
5 | V5=15 | m5=32 | V5- V4=5 | m5- m4=4 |
6 | V6=30 | m6=44 | V6- V5=15 | m6- m5=12 |
③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第二和第三列,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15) 。
④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 (16) ;
(b)分析比较 (17) 。
⑤ 本实验所用的烧杯质量是 (18) 克。
表一 甲液体 | ||||
实验 序号 | 液体体积 (厘米3) |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克) | 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厘米3) | 液体质量的增加量 (克) |
1 | V1=10 | m1=30 | ∕ | ∕ |
2 | V2=15 | m2=35 | V2- V1=5 | m2- m1=5 |
3 | V3=30 | m3=50 | V3- V2=15 | m3- m2=15 |
表二 乙液体 | ||||
实验序号 | 液体体积 (厘米3) |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克) | 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厘米3) | 液体质量的增加量 (克) |
4 | V4=10 | m4=28 | ∕ | ∕ |
5 | V5=15 | m5=32 | V5- V4=5 | m5- m4=4 |
6 | V6=30 | m6=44 | V6- V5=15 | m6- m5=12 |
小明和小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小店在卖米酒和卖酱油时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是大小各有不一,如图15所示。
表一 甲液体 | ||||
实验 序号 | 液体体积 (厘米3) |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克) | 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厘米3) | 液体质量的增加量 (克) |
1 | V1=10 | m1=30 | ∕ | ∕ |
2 | V2=15 | m2=35 | V2- V1=5 | m2- m1=5 |
3 | V3=30 | m3=50 | V3- V2=15 | m3- m2=15 |
表二 乙液体 | ||||
实验序号 | 液体体积 (厘米3) |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克) | 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厘米3) | 液体质量的增加量 (克) |
4 | V4=10 | m4=28 | ∕ | ∕ |
5 | V5=15 | m5=32 | V5- V4=5 | m5- m4=4 |
6 | V6=30 | m6=44 | V6- V5=15 | m6- m5=12 |
小明和小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小店在卖米酒和卖酱油时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是大小各有不一,如图15所示。
① 小明和小华根据上述事实提出猜想。猜想一: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猜想二: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你认为他们提出“猜想二”的依据是 (14) 。
② 回来后,他们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选择了天平、量筒、烧杯,以及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小明用量筒量取不同体积的甲液体,分别倒入烧杯中,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分别测出它们在不同体积时的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小华选用乙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的第二和第三列中,他们还分别计算了表一、表二中的液体体积和质量的变化量,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第四和第五列中。
表一 甲液体 |
||||
实验 序号 |
液体体积 (厘米3) |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克) |
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厘米3) |
液体质量的增加量 (克) |
1 |
V1=10 |
m1=30 |
∕ |
∕ |
2 |
V2=15 |
m2=35 |
V2- V1=5 |
m2- m1=5 |
3 |
V3=30 |
m3=50 |
V3- V2=15 |
m3- m2=15 |
表二 乙液体 |
||||
实验序号 |
液体体积 (厘米3) |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克) |
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厘米3) |
液体质量的增加量 (克) |
4 |
V4=10 |
m4=28 |
∕ |
∕ |
5 |
V5=15 |
m5=32 |
V5- V4=5 |
m5- m4=4 |
6 |
V6=30 |
m6=44 |
V6- V5=15 |
m6- m5=12 |
③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第二和第三列,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15) 。
④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 (16) ;
(b)分析比较 (17) 。
⑤ 本实验所用的烧杯质量是 (18) 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