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图2所示.容器中装一些水.A.B.C三点的压强关系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被固定不动的容器,下横截面积S1=200cm2,上横截面积S2=50cm2,上部高60cm,下部分较长.容器中有一活塞能在容器下部与容器壁做严实而又无摩擦滑动,活塞重量为10N,活塞上方有一定量的水,与一些其他机械组成如图所示的结构(细线足够长).不计轮与轴间的摩擦及滑轮、绳子重量.
(1)当物体A挂在滑轮时,整个装置恰好平衡,求物体A的重量.
(2)为了使容器中的水不外溢或活塞从下部脱落,则滑轮下方所物体的重量应满足什么条件?计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被固定不动的容器,下横截面积S1=200cm2,上横截面积S2=50cm2,上部高60cm,下部分较长.容器中有一活塞能在容器下部与容器壁做严实而又无摩擦滑动,活塞重量为10N,活塞上方有一定量的水,与一些其他机械组成如图所示的结构(细线足够长).不计轮与轴间的摩擦及滑轮、绳子重量.
(1)当物体A挂在滑轮时,整个装置恰好平衡,求物体A的重量.
(2)为了使容器中的水不外溢或活塞从下部脱落,则滑轮下方所物体的重量应满足什么条件?计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把质量为1kg、初温为20℃的水[C=4.2×103J/]和煤油放在两个相同的保温(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的容器中,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标有“220V 210W”)分别给它们加热,用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它们的温度.
(1)这个实验装置可以研究物质的______;(填字母)
A.质量        B.密度          C.比热
(2)小红同学把热得快接在家庭电路中,记录了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一些数据(见表一),通过对表一中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所______不同;根据表一实验数据,计算出煤油的比热是______J/;
表一:
时间(min)12345
水温(℃)202326293235
油温(℃)202632384450
表二:
时间(min)12345
水温(℃)2022.424.827.229.632
油温(℃)2024.829.634.439.244
(3)第二天中午用电高峰时,小明同学用小红的装置重复了小红同学的实验,保持煤油及水的质量、初温、热得快、保温容器和温度计均不变,可测得的数据却不同(见表二),对比表一和表二的数据,经过分析可知:小明同学测得实验数据偏低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m2,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实心的合金块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水面上升了2.5×10-2m,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103Pa。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至少写出6个物理量的求解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1所示,学习完液体压强知识后,小虎找来了一个空塑料瓶做实验.他先在a、b、c处各开了一个小孔,在瓶内装满水,发现a、b、C三处都有水流出,这说明了______.并且C处水流速最快,这又说明了______.为了加快小孔处水的流速,他将水瓶向上举起了一定高度.他这样做能达到目的么?______.这是因为______.

如果用瓶盖将装满水的瓶口拧紧,则a、b、C三个孔中不会有水流出的孔是______.
他又将a、b、C三处都堵上,在瓶内装满水,若水的重力是G,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则G______F(填“>”“=”或“<”).
(2)图2是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而设计的实验,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______的结论.
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到______的结论.
设计这个实验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