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体的密度,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若混合前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混合后,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2ρ1ρ2
ρ1+ρ2
2ρ1ρ2
ρ1+ρ2
;若混合前它们的体积相等,将它们混合后,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ρ1+ρ2
2
ρ1+ρ2
2
.(设混合前后液体的体积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相等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
密度
密度
有关系.拦河坝大坝高60米,坝内水深50米,水对坝底的压强为
4.9×105Pa
4.9×105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测量液体的密度
原理
 
,器材
 

方案一: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该方案会导致所测的
 
不准确,原因是
 
,算出的密度值偏
 

方案二: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
(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该方案的步骤
 
中存在的错误,应改为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
 
处,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为140 g.图(a)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则m=
 
g;
(3)图(b)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则V=
 
cm3
(4)酱油的密度ρ=
 
kg/m3
①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则酱油的密度为
 


②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液体与量杯的质量为40g,此时液体体积为20cm3;测得液体与量杯的质量为60g,此时液体体积为40 cm3.则量杯的质量为
 
,液体的密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人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
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
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干始收集气体,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
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而保持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人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

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

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干始收集气体,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

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而保持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