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图9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色.图中区域2应标 色.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的颜色是 .裙子的颜色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小组在探究实验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A、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B、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  (选填“实”或“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已经破碎的上半部分凸透镜做实验,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小组在探究实验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A、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B、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 (选填“实”或“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已经破碎的上半部分凸透镜做实验,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小组在探究实验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A、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B、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  (选填“实”或“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已经破碎的上半部分凸透镜做实验,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该小组在探究实验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A、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在甲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甲图中镜片已画出)
B、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已经破碎的上半部分凸透镜做实验,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蒸腾过程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蒸腾作用对植物体具有重要的意义:①降低植物的温度,②促进根吸收水分,③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一天中蒸腾作用的变化规律是:日出后,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到午后三时左右达到最高峰,三时以后,植物体内水分减少,气孔逐渐关闭,蒸腾作用随之下降,日落后蒸腾作用降到最低点.
(1)你认为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的物理原理是
水的蒸发吸热
水的蒸发吸热

(2)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快有慢,对于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叶片的结构和表面积,就是生物因素.而光照和温度,称之为非生物因素,对于非生物因素,小明认为是光照条件对植物蒸腾影响大,而小强认为是温度条件的影响大.为了探究这一问题,他们借助温室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择五株生长健壮长势相同的青菜,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按下表进行分组实验,(相对湿度和室温都由人工控制)整个实验在封闭的温室中进行.将五组装置在同一个温室内,用不同的光照射4h,通过测量水的体积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快慢.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青菜在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蒸腾快慢测定记录表
分组 A B C D E
材料 青菜(6叶) 青菜(6叶) 青菜(6叶) 青菜(6叶) 青菜(6叶)
培养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相对湿度 70% 70% 70% 70% 70%
室温 30℃ 30℃ 30℃ 30℃ 30℃
光性质 自然白光 自然白光通过红色滤光片 红外线加热器 自然白光通过绿色滤光片 黑暗
叶片温度(电脑探针测量) 38.6℃ 35.8℃ 40.2℃ 31.5℃ 30.6℃
蒸腾速度 9.8cm3/4h 4.5cm3/4h 2.6cm3/4h 0.8cm3/4h 0.5cm3/4h
(3)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植物蒸腾速度快慢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4)我们发现,在红外线照射下的菜叶温度最高,这是为什么?
(5)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蒸腾速度就越快,光合作用越弱,蒸腾作用就越弱.我们所见的植物,大多是绿色的,可为什么在绿光照射下的青菜,蒸腾速度会很慢,几乎和黑暗中的蒸腾速度差不多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