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中测得下表所示数据.此数据是 小组测量的.次数物理量12345 电压U/V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液体 深度h
(mm)
压  强  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
密度
有关.
(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他们应控制的量有
深度
密度
,要改变的是
金属盒的方向

(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
300
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
280
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答:
金属盒橡皮膜也要产生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25、实验小组四位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1)小芳将一个同学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匀速拉动课本(如图),小李认为
小芳的操作有误,摩擦力大小并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是因为
拉力和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2)小芳纠正错误后,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
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课本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2
N.
(3)在原来的课本上又放了另一个同学同样的课本,以改变课本与桌面间的压力,这种方法
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通过多次实验,她们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重庆一中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摩擦力f摩/N

木块与木板

8

l.6

木块与木板

12

 

木块与毛巾

12

5.0

(1)组员小明突发奇想,用刻度尺测出了木块的长度,如图7所示,木块的长为    cm。

(2)实验时,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作  运动。

(3)在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8所示,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在表格空白处。

(4)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分)

(5)分析比较序号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6)上述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2分)

A. 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 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C.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D. 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重庆一中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摩擦力f摩/N

木块与木板
8
l.6

木块与木板
12
 

木块与毛巾
12
5.0
(1)组员小明突发奇想,用刻度尺测出了木块的长度,如图7所示,木块的长为    cm。
(2)实验时,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作  运动。
(3)在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8所示,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在表格空白处。
(4)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分)
(5)分析比较序号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6)上述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2分)
A.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B.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C.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D.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重庆一中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摩擦力f摩/N

木块与木板
8
l.6

木块与木板
12
 

木块与毛巾
12
5.0
(1)组员小明突发奇想,用刻度尺测出了木块的长度,如图7所示,木块的长为    cm。
(2)实验时,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作  运动。
(3)在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8所示,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在表格空白处。
(4)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分)
(5)分析比较序号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6)上述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2分)
A. 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 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C.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D. 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