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图3所示.用一把刻度尺和两块三角板测一枚硬币的直径.由图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硬币的直径是 cm.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1所示,2012年的“财富”的象征--有车有房有切糕!切糕密度较大,一小块都很沉,卖价以两(1两=50g)为单位,致使很多人莫名上当受骗.为了测量切糕的密度,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按照如图2所示,调节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切糕用极薄的保鲜膜包好,再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切糕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在天平左右盘各垫上同样大小的纸片,将切糕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
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改正错误后,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
EDC
EDC

(3)正确称量时,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切糕的质量为
22.8
22.8
g;用量筒测量切糕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切糕的密度是
1.14×103
1.14×103
kg/m3.到此,明白了小切糕,大质量,花钱多的秘密了.
(4)由于切糕具有吸水性,为了防止其吸水,同学们使用了该方案.本次实验测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切糕的体积变大了
切糕的体积变大了

(5)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实验设计能力,老师只给了一个大烧杯、细线、足够的水、保鲜膜、一个弹簧测力计.请你再一次测切糕的密度:
实验步骤:(测得的量用字母表示)
 ①
将切糕用保鲜膜包好,再用细线系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其重力为G
将切糕用保鲜膜包好,再用细线系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其重力为G

 ②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切糕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切糕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切糕密度的表达式:
G
G-F
×ρ
G
G-F
×ρ
.(用①②中测得的量及ρ来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1)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是因为由       知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下表是小李同学设计并记录的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次数

压力

长木板表面

木块放置

木块运动快慢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

一个木块

较光滑

平放

很慢

2.2

2

一个木块

较光滑

平放

2.2

3

一个木块

较光滑

平放

较快

2.2

小李同学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填猜想序号)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3)如果他要验证猜想B,他的操作步骤应是:

a、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到玻璃板距离
到玻璃板距离
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大小
大小
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不能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
不能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不能
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5)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
距离相等
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垂直
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暗
较暗
(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实验时点燃蜡烛A,蜡烛B
不要
不要
(选填“要”或“不要”)点燃,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
A
A
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
(3)小心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相等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垂直
垂直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相等

(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5)如果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实验时点燃蜡烛A,蜡烛B    (选填“要”或“不要”)点燃,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   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
(3)小心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5)如果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