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 父亲的新年 傅东华 [1]中学生杂志社邀我谈话的那天晚上.母亲从故乡到上海.女儿娟.儿子浩.都特地向学校告了假.和我一起到车站迎接. [2]母亲接到了.在别后的琐屑家庭谈话中.提到明年是父亲的七十阴寿.那是我心里正被编辑出给我的题目“新年 占据着.及至提到父亲.这才像通了电似的突然把新年的观念的和父亲的影像融合了起来. [3]是的.自从我能记忆的时候起直到我童年的终了.每个新年的回忆里总是父亲的影像居于最前列.一到腊月初头.父亲的面容就变严肃了.账目要清理.年事要备办.一切都得父亲独个人担当.有时候.父亲紧皱着眉头.双手互相笼在袖筒里.默不作声地在房里整日地往来踱着.我们都知道他正过着难关.于是新年将到的喜望就不觉被给父亲的同情所销克. [4]但是到了新年的晚上.年夜饭照例是十大碗.照例一到上灯就开始.那时街上讨债人的行灯还正往来如鲫.我们却已安然团坐吃喝了.因为这.父亲总是很郑重的对我们说:“我们能够这样也就不容易啦. [5]元日早起.父亲就穿着廪生的衣冠开始请神供祖.正厅中心的方桌上这时挂上红桌帏.朝南一张椅子上披上红椅罩.上面竖着一个纸神马.桌上供着神果盒:这就是过新年的主要背景了.在这背景上演着过新年的节目的就只父亲一个人.我们都是看客.我们看过他必恭必敬的跪拜祖先容.看着他送往迎来地招待贺年客.这些.在我们都是过新年的有趣的节目.在父亲却是严肃的义务.啊.我是直到现在才了解这种义务的意义的. [6]到了灯节.每夜.父亲总先领我们到别处看过一遍.这才回家等着.等到灯行过我家门口.我们全家人就都让在门口看.行列的末节是关圣帝君的香亭.前面有个灯伞仪仗.伴有细乐.后面四面尖角旗.一面大帅旗.都挂着灯笼.也有一副锣鼓伴着.总是冬仓冬仓地敲得那么单调.我们听见这声音.总感着一种兴会完尽的不快.而父亲每夜又必加一上句结束词:“好啦好啦.明天再看啦! 这使我们愈加觉得难过.最后一夜他只换了一个字.音调却悲怆得多:“好啦好啦.明年再看啦! 我们听见这话时的感触是难以形容的.但也直到现在.我才十分了解这话的意义. [7]父亲去世已经27年了.故乡废止行灯也已有了好几年.即使他活到现在.也已不复得“明年再看啦 . [8]娟和浩都不曾见过祖父.不知祖父怎么个样子.他们自己的父亲不会像祖父那样过新年给他们看.这是他们的不幸.但是每年新年终了时的那种悲怆情调他们却也尝不着.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幸福?而且当他们的父亲过着这样的新年的时候.他还没有做中学生哩.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