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照相机照相时.被照人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二倍焦距B.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邮票应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C.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二倍焦距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放大镜的镜头是凹透镜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B.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

    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

    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上
B.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应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老花镜当放大镜使用时,应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在焦距以内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小红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C
C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2)小红同学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是
A
A

实验
序号
物距/u 像的性质[来源:学*科*网] 像距/υ
实虚 大小 正倒
1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fυ<2f
2 fu<2f 实像 缩小 正立 υ>2f
3 uf 虚像 放大 倒立 fυ>2f
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3        D.实验2和实验3
(3)在实验中,若用一张不透明的纸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B

A.像也只剩下一半                     B.仍能成像,只是变暗一些
C.不可能成像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
(4)如图所示,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
B
B
,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照相机
照相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B.使用变焦镜头的照相机,若使所拍摄景物的范围变大,应将镜头的焦距调小
C.用手电筒垂直照在一平面镜上,从侧方向看到镜面是亮的
D.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利用凸镜可以缩小观察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三个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和辅助材料制作了三个简易的光学器材.第一个制作成简易照相机,用来拍摄挂在墙上的油画;第二个制作成一台投影仪,用来展示幻灯片:第三个直接作放大镜用,用来观察一只小昆虫.对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放大镜到昆虫的距离可以是11cm
B.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时,照相机镜头到油画的距离可以是20cm
C.用投影仪展示幻灯片时,投影仪镜头到幻灯片的距离可以是22cm
D.上述过程中,昆虫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油画通过透镜成的是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说明: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其他说法、解法正确参照给分

一、填空题

1. 220;不高于36   2. 能;光路是可逆的;静止;轿车   3. 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4. 磁;保护电路;电流增大   5. 失去;得到;正   6. 电磁感应现象;磁场对电流作用   7. 机械;内;热传递   8. 受到重力的作用;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重力势   9. 0.5;36;72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 案

B

D

C

C

D

A

ACD

AB

AC

BC

二、选择题


三、作图题20~22如图所示

评分标准:20题每图1分,21题每力1分,22题灯2分、插座1分。

四、简答题

23.从嘴中吹出的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使肥皂泡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上升(2分);温度降低以后,体积减小,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降(2分)。

五、计算题

24.(1)mV=1.0×103kg/m3×160×10-3m3160kg  ………………………2分

Q水吸=cm(t-t0)=4.2×103J/(kg?℃)×160kg×(70℃-20℃)=3.36×107J

…………………………2分

(2)           ……………………………2分

25.(1)图略             …………………………………………………………1分

(2)       ………………………………2分

(3)设动滑轮重G0,由2FGG0,得G0=40N    ………………………1分

设提升的最大物重为G ¢,此时绳的拉力F ¢=G=600N   ……………1分

2 F ¢=G ¢+G0,得G ¢=2F ¢-G0=1160N         …………………1分

26.(1)串联         ………………………………………………………………1分

(2)v最大=18km/h=5m/s,v正常=9km/h=2.5m/s       …………………………1分

       ………………………………………1分

(3)P=F v正常=36N×2.5m/s=90W=0.09kW         ………………………1分

W= W×60%=1.2kWh×60%=0.72kWh         ……………………1分

          ………………………………………1分

27.(1)闭合开关S、S1、S2,灯L与R1并联、R2被短路

   ………………………………………………1分

I1=0.35A-0.25A=0.1A    …………………………………………………1分

        ……………………………………………1分

(2)S闭合,S1、S2断开时,灯L与电阻R2串联,U2=3.2V

     …………………………………………1分

UL¢= U ?U2=16V-3.2V=12.8V     ……………………………………1分

     ……………………………………………1分

P= IL¢U=0.2A×16V=3.2W   …………………………………………1分

六、实验题

28.(1)温度计玻璃泡碰了容器底;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不断上升;不变 (3)升高(每空1分)

29.(1)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平面镜不透明,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2)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3)用灯光照亮跳棋(每空1分)

30.(1)电磁铁吸引大头钉的数目 (2)左;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D;C(每空1分)

31.(1)变小;不变 (2)电压表不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图略 (3)0.30;2.8;0.9 (4)电阻随温度(或灯泡亮度、或电压、或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每空1分)

32.向左侧调节平衡螺母(1分) (1)偏大(1分);将实验步骤重新排序为bcdae (2分)(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体积已知的铁块、烧杯、细线、盐水;实验步骤:①用细线将铁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力G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让铁块浸没在盐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盐水密度的表达式:(每项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