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彤彤实验的装置和操作如图12所示.请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① ,② .(2)纠正了以上错误后.彤彤观察到的现象是: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 ,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温度计的示数 .(3)如果用硬纸片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晓彤和小雪猜想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可能跟物距、焦距有关,于是选择一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装置图.
(1)晓彤和小雪将器材摆放调整好以后.就如何进行操作,产生了两种思路,请你对这两种思路进行评价.
(2)其他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右表是该小组同学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请你结合表中的数据,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请写出两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序号物距/cm成像情况像距/cm
150倒立、缩小、实像12.5
212.5倒立、放大、实像50
340倒立、缩小、实像13
430倒立、缩小、实像15
513倒立、放大、放大40
615倒立、放大、实像30
720倒立、等大、实像20
85正立、放大、实像10
(3)通过实验,晓彤同学高兴地说:“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凸透镜成何种性质的像是由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决定啊!”你认为此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晓彤和小雪猜想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可能跟物距、焦距有关,于是选择一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装置图.
(1)晓彤和小雪将器材摆放调整好以后.就如何进行操作,产生了两种思路,请你对这两种思路进行评价.
(2)其他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右表是该小组同学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请你结合表中的数据,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请写出两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序号物距/cm成像情况像距/cm
150倒立、缩小、实像12.5
212.5倒立、放大、实像50
340倒立、缩小、实像13
430倒立、缩小、实像15
513倒立、放大、放大40
615倒立、放大、实像30
720倒立、等大、实像20
85正立、放大、实像10
(3)通过实验,晓彤同学高兴地说:“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凸透镜成何种性质的像是由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决定啊!”你认为此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晓彤和小雪猜想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可能跟物距、焦距有关,于是选择一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装置图.
(1)晓彤和小雪将器材摆放调整好以后.就如何进行操作,产生了两种思路,请你对这两种思路进行评价.
(2)其他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右表是该小组同学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请你结合表中的数据,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请写出两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序号物距/cm成像情况像距/cm
150倒立、缩小、实像12.5
212.5倒立、放大、实像50
340倒立、缩小、实像13
430倒立、缩小、实像15
513倒立、放大、放大40
615倒立、放大、实像30
720倒立、等大、实像20
85正立、放大、实像10
(3)通过实验,晓彤同学高兴地说:“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凸透镜成何种性质的像是由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决定啊!”你认为此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市中区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晓彤和小雪猜想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可能跟物距、焦距有关,于是选择一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装置图.
(1)晓彤和小雪将器材摆放调整好以后.就如何进行操作,产生了两种思路,请你对这两种思路进行评价.
(2)其他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右表是该小组同学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请你结合表中的数据,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10cm
.请写出两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序号 物距/cm 成像情况 像距/cm
1 50 倒立、缩小、实像 12.5
2 12.5 倒立、放大、实像 50
3 40 倒立、缩小、实像 13
4 30 倒立、缩小、实像 15
5 13 倒立、放大、放大 40
6 15 倒立、放大、实像 30
7 20 倒立、等大、实像 20
8 5 正立、放大、实像 10
(3)通过实验,晓彤同学高兴地说:“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凸透镜成何种性质的像是由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决定啊!”你认为此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说明: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其他说法、解法正确参照给分

一、填空题

1. 220;不高于36   2. 能;光路是可逆的;静止;轿车   3. 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4. 磁;保护电路;电流增大   5. 失去;得到;正   6. 电磁感应现象;磁场对电流作用   7. 机械;内;热传递   8. 受到重力的作用;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重力势   9. 0.5;36;72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 案

B

D

C

C

D

A

ACD

AB

AC

BC

二、选择题


三、作图题20~22如图所示

评分标准:20题每图1分,21题每力1分,22题灯2分、插座1分。

四、简答题

23.从嘴中吹出的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使肥皂泡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上升(2分);温度降低以后,体积减小,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降(2分)。

五、计算题

24.(1)mV=1.0×103kg/m3×160×10-3m3160kg  ………………………2分

Q水吸=cm(t-t0)=4.2×103J/(kg?℃)×160kg×(70℃-20℃)=3.36×107J

…………………………2分

(2)           ……………………………2分

25.(1)图略             …………………………………………………………1分

(2)       ………………………………2分

(3)设动滑轮重G0,由2FGG0,得G0=40N    ………………………1分

设提升的最大物重为G ¢,此时绳的拉力F ¢=G=600N   ……………1分

2 F ¢=G ¢+G0,得G ¢=2F ¢-G0=1160N         …………………1分

26.(1)串联         ………………………………………………………………1分

(2)v最大=18km/h=5m/s,v正常=9km/h=2.5m/s       …………………………1分

       ………………………………………1分

(3)P=F v正常=36N×2.5m/s=90W=0.09kW         ………………………1分

W= W×60%=1.2kWh×60%=0.72kWh         ……………………1分

          ………………………………………1分

27.(1)闭合开关S、S1、S2,灯L与R1并联、R2被短路

   ………………………………………………1分

I1=0.35A-0.25A=0.1A    …………………………………………………1分

        ……………………………………………1分

(2)S闭合,S1、S2断开时,灯L与电阻R2串联,U2=3.2V

     …………………………………………1分

UL¢= U ?U2=16V-3.2V=12.8V     ……………………………………1分

     ……………………………………………1分

P= IL¢U=0.2A×16V=3.2W   …………………………………………1分

六、实验题

28.(1)温度计玻璃泡碰了容器底;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不断上升;不变 (3)升高(每空1分)

29.(1)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平面镜不透明,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2)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3)用灯光照亮跳棋(每空1分)

30.(1)电磁铁吸引大头钉的数目 (2)左;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D;C(每空1分)

31.(1)变小;不变 (2)电压表不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图略 (3)0.30;2.8;0.9 (4)电阻随温度(或灯泡亮度、或电压、或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每空1分)

32.向左侧调节平衡螺母(1分) (1)偏大(1分);将实验步骤重新排序为bcdae (2分)(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体积已知的铁块、烧杯、细线、盐水;实验步骤:①用细线将铁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力G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让铁块浸没在盐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盐水密度的表达式:(每项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