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前者为物理性质.后者为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铁能导电.钢铁易生锈 B.铜绿受热易分解.氧气具有氧化性C.汽油易挥发.碘能溶于酒精 D.酒精能燃烧.金刚石很硬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1)在一年的化学学习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剂”,用适当的化学式填空.
①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
②净水时,常用的吸附剂是______;③生活中常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
(2)现在,很多家庭自备有干粉灭火器,它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主要含有磷酸二氢铵)来灭火.灭火器的罐体有铝合金和铁质的,前者的使用年限约是后者的6倍.
回答下列问题:
①磷酸二氢铵(NH4H2PO4)溶于水时与NH4N03 相似,
会出现明显的______现象.(填“升温”或“降温”)
②NH4H2PO4在灭火时的作用之一是:它受热分解后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 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③为了变废为宝,报废灭火器中的NH4H2PO4可作为______(填字母标号)使用.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④用化学知识解释.铝合金罐体使用年限较长的原因______.
(3)饮食及其烹饪与化学密切相关,请填答下列空白
①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坏血病患者要多吃______.

A.蔬菜      B.纯牛奶     C.大米      D.鸡蛋
②碳酸钙是一种价廉高钙补钙剂,虽然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服用后在胃中可转化为可溶性钙盐被人体吸收,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世界范围内都提倡绿色出行, 绿色骑行成为新的生活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自行车的材质多采用铝合金,主要利用了它(1)          的物理性质;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既减小阻力,又可防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2)            ;科研工作者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灌装充气罐,只需稍稍振荡就可快速的为车胎充气。其充气的原理可以是罐中的硝酸铵分解生成空气中两种主要的成分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4)  
为保障体力,出行前要食用一定量的米饭、馒头,这些食物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5)         ;为了补充维生素,还要食用一定量的蔬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常需施用氮肥,氮肥的主要作用是(6)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世界范围内都提倡绿色出行, 绿色骑行成为新的生活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自行车的材质多采用铝合金,主要利用了它(1)          的物理性质;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既减小阻力,又可防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2)            ;科研工作者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灌装充气罐,只需稍稍振荡就可快速的为车胎充气。其充气的原理可以是罐中的硝酸铵分解生成空气中两种主要的成分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4)  
为保障体力,出行前要食用一定量的米饭、馒头,这些食物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5)         ;为了补充维生素,还要食用一定量的蔬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常需施用氮肥,氮肥的主要作用是(6)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连云港27)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走进化学实验室。邀请你参与以下活动。(已知①2Na2CO3+ H2SO4==NaHCO3+Na2SO4NaHCO3 溶液呈碱性②CaSO4微溶,但在稀溶液中看作可溶,其水溶液呈中性)

 

 

(1)甲、乙两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稀硫酸和NaOH稀溶液确实能发生反应,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丙、丁两同学想再现课本上将“澄清的石灰水滴入Na2CO3溶液”的现象,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并各自进行操作。

【问题讨论】教师首先肯定了这四位同学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请你填空:

甲、乙同学将较多量的稀硫酸加入锥形瓶后,他们是依据溶液的颜色由    色变为     色的现象来判断两者确实发生反应的。丙、丁同学的实验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意外发现】甲同学和丙同学在洗刷仪器前,将A、B装置锥形瓶中的残留物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发现白色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废液缸中形成无色溶液,这一现象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于是,他们又以“无色溶液中含有那些溶质”为课题进行研究。

【提出猜想】经讨论呈现出如下猜想:

①溶质为:Na2SO4  CaSO4

②溶质为:Na2SO4  CaSO4   H2SO4

③溶质为:Na2SO4  CaSO4   NaOH

请你判断:上述猜想中不合理的是      (填数字代号)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针对认为合理的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你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废液缸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少量    溶液,观察

a.若有气泡产生,则猜想        成立

b.若无气泡产生,则猜想        成立

 

【意外发现2】乙同学和丁同学在洗刷仪器前,将A、B装置锥形瓶中的残留物倒入另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发现沉淀不溶,没有气泡,上层清液呈红色。此时,上层清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许多组。如①Na2SO4   NaOH ②Na2SOCa(OH)2③Na2SO4 NaOH   Na2CO3

④Na2SO4           ⑤Na2SONa2CO       (未列全。请用化学式将④⑤补充完整)

(2)教师点拨:证明稀硫酸和NaOH稀溶液确实能发生反应的方法还有多种。

【拓展探究】小组同学用其他装置继续进行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不加酚酞试液,将稀硫酸(适量)与NaOH稀溶液混合后,再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至蓝色 沉淀生成,则(填“能”或“不能”)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

②若不加酚酞试液,将稀硫酸(少量)与V1mLNaOH稀溶液混合后,再向其中CuSO4溶液至蓝色沉淀不再产生时,消耗了V2mLCuSO4溶液,此时还必须做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个对比实验是(简述操作方法及结论)证明稀硫酸和NaOH稀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资料一:考古工作者从安阳(司母戊鼎出土处)的商代铸铜遗址中,发现当时冶炼铜的主要矿物原料是孔雀石[Cu2(OH)2CO3],主要燃料是木炭,冶炼温度估计在1000℃左右.
资料二:西汉刘安著《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请讨论下列问题:
(1)关于“曾青”和孔雀石的水溶性分析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前者可溶、后者难溶     B.前者难溶、后者可溶
C.二者均可溶             D.二者均难溶
(2)以孔雀石为原料的冶炼过程中,用现代化学的观念审视,可能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下列反应中的
 

①Cu2(OH)2CO3
  △  
.
 
2CuO+CO2↑+H2O   ②2CuO+C
 高温 
.
 
2Cu+CO2↑  ③CuO+CO
 高温 
.
 
Cu+CO2 ④CO2+C
 高温 
.
 
2CO
(3)在(2)的四个反应中,不能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是反应
 

(4)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产生铜锈,其成分与孔雀石相同.请推断铜变成铜锈时,空气中的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铜锈可用稀盐酸除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某工厂在加工产品时会产生含少量铁屑的铜屑废料,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利用磁铁吸引铁屑,不仅回收了铜,还得到了副产品铁屑224g(假设为纯净物).那么,在工业冶炼中要得到这么多的铁,理论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