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中化学式与名称一致的是A.氯化钾KCl B.锰酸钾KMnO4 C.氧气O2 D.碳酸钠Na2CO3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3?松江区三模)下列是实验室常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a
①写出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②甲同学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他选用了C装置,向C装置内加药品前,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③在用过氧化氢(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在选用发生装置时,乙同学选用了A与B,丙同学选用了B,请比较乙同学选用的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或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或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写一个即可).实验结束后,乙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没有复燃,请你帮助乙同学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装置漏气没有收集到氧气
装置漏气没有收集到氧气
(写一个即可).
④如果用一氧化碳还原H装置中的CuO,若要生成0.1摩尔的铜,则需要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为多少克?(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⑤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O或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若将该气体先通过H装置,再通入E装置,可看到H中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有
种情况,组成是(写出三种可能的情况)
(1)
CO
CO
;(2)
CO和CO2
CO和CO2
;(3)
H2和CO
H2和CO

若要确定该无色气体的确切组成,可以将该无色气体依次通过上述实验装置
E-F-H-D-E
E-F-H-D-E
.即可(依次填写实验装置编号,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⑥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为寻找处理CO2,减少其排放的方法,同学们合作设计了下列制取CO2,并将CO2转化的实验.实验装置图如下:

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为:


Ⅰ.写出上述实验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Ⅱ.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吸水干燥
吸水干燥
,CO2的收集装置为
B
B
(填装置字母);
Ⅲ.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C和O2
C和O2
(填化学式),在此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HCl
HCl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崇明县二模)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AG
AG
(填装置编号),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填“能”或“不能”)用装置D作发生装置;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可选
B
B
装置(填装置编号);实验时发现试管破裂,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
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导致反应中生成的水没有及时排出(或试管外壁有水、没有用外焰加热等)
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导致反应中生成的水没有及时排出(或试管外壁有水、没有用外焰加热等)

(5)根据实验室制取O2、CO2二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
③⑤
③⑤
(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6)若用图2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
b
b
(填b或c)口进入;
(7)图3是同学们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中改进的实验装置图,简要回答甲、乙两个集气瓶中液体的作用
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
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
吸收燃烧产物,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吸收燃烧产物,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重要方法和手段.
(1)A、B二个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请回答:

①导致A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有    (举一例).
②B实验通过验证反应产物并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不变来推断甲烷的组成.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氨气的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氨气的两条物理性质       
(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Ⅰ)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Ⅱ)连接装置A与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和放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应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Ⅳ)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需用A装置外,还需连接    装置,连接该装置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先用弹簧夹将连接两个装置的橡皮管夹住,然后熄灭酒精灯,这样做除了能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选择这些仪器的依据是______(填字母).
A、属于固体与固体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体与液体不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D、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可选用③④和⑧组装,仪器④的名称为______.若要得到干燥的CO2,制出的气体还需要经过一个干燥装置.下列装置(含试剂)中适合干燥CO2的装置为______(填装置下字母),气体流向为从______(填接口字母)流入.

(3)晴晴同学用A、B两只塑料瓶集满CO2,分别倒入一定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严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都变瘪,如图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

有一部分同学(下称①组同学)认为,两个瓶中都有水,是因为发生了水与CO2的反应,才导致塑料瓶变瘪.若在试管中加入少许A瓶中的液体,滴入数滴紫色石蕊溶液,产生的现象为
______,其原因是水与CO2反应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
另一部分同学(下称②组同学)分析认为,加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中发生了另一个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证明本组观点正确,②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取B中溶液少量,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为无色,说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若仍为红色,说明CO2未与氢氧化钠反应.你认为②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正确?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______.
参考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Na+Mg2+Ca2+Ba2+
OH-难溶微溶
Cl-
CO32-微溶难溶难溶
晴晴同学认为选用某些酸或盐溶液与B瓶中的溶液反应,根据现象能判断出②组同学观点是否正确,晴晴同学的说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适量B瓶中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_____ (填“少量”或“过量”)盐酸产生气体CO2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产物Na2CO3与加入试剂发生了反应
或滴加_____溶液白色沉淀同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
                
(填序号)。选择这些仪器的依据是                    (填字母)。
A、属于固体与固体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体与液体不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D、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可选用③④和⑧组装,仪器④的名称为                     。若要得到干燥的CO2,制出的气体还需要经过一个干燥装置。下列装置(含试剂)中适合干燥CO2的装置为                    (填装置下字母),气体流向为从                     (填接口字母)流入。
(3)晴晴同学用A、B两只塑料瓶集满CO2,分别倒入一定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严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都变瘪,如下图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
有一部分同学(下称①组同学)认为,两个瓶中都有水,是因为发生了水与CO2的反应,才导致塑料瓶变瘪。若在试管中加入少许A瓶中的液体,滴入数滴紫色石蕊溶液,产生的现象为                                   ,其原因是水与CO2反应生成了                                (填化学式)。
另一部分同学(下称②组同学)分析认为,加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中发生了另一个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证明本组观点正确,②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取B中溶液少量,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为无色,说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若仍为红色,说明CO2未与氢氧化钠反应。你认为②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正确吗?                            (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
                                      
(4)参考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下表),晴晴同学认为选用某些酸或盐溶液与B瓶中的溶液反应,根据现象能判断出②组同学观点是否正确,晴晴同学的说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