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 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III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理由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3?下城区二模)实验老师发现,他一周前配好的无色透明的葡萄糖溶液变成了黄色,他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十分好奇,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1】在具有支管的试管中先加入2mL10%的NaOH溶液,再用20%的葡萄糖溶液注满试管,并按图组装装置.打开止水夹,捏瘪气球排尽空气,然后从支管处通入氧气至气球重新鼓起时关闭止水夹.室温下(22℃)约5分钟后葡萄糖溶液就转变为黄色,20分钟后变为棕色,但气球无明显变化;长时间放置时气球慢慢变瘪.
【实验2】取多支试管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葡萄糖溶液变色的外界因素,如表所示,实验过程中使用无色试管,而且放置过程中,试管口塞上橡皮塞.
编号 所加的物质 温度 pH 变色情况
A 80mL蒸馏水 20g葡萄糖 22℃ 7 28天后呈极浅黄色
B 80mL自来水 20g葡萄糖 22℃ 6.8 6天后呈极浅黄色
C 80mL矿泉水 20g葡萄糖 22℃ 7.1 13天后呈极浅黄色
D 80mL蒸馏水 5g葡萄糖 22℃ 7 60天后仍无明显变化
E 80mL蒸馏水 30g葡萄糖 22℃ 7 18天后呈极浅黄色
F 80mL蒸馏水 20g葡萄糖 0℃ 7 60天后仍无明显变化
G 80mL蒸馏水 20g葡萄糖 60℃ 7 12天后呈极浅黄色
H 80mL蒸馏水+1mL稀硫酸 20g葡萄糖 22℃ 3 60天后仍无明显变化
I 80mL蒸馏水+1mL氢氧化钠溶液 20g葡萄糖 22℃ 11 7分钟后呈极浅黄色
【查阅资料】葡萄糖被氧化后的生成物为葡萄糖二酸,是一种无色晶体,溶于水也不会使溶液变黄;葡萄糖溶液显色现象的发生,是放置过程中生成的5-HMF(分子式为C6H6O3)及其聚合物等有色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5-HMF的形成与氧气无关.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无色透明的葡萄糖溶液能透过
所有色
所有色
光.
(2)实验1中气球变瘪的原因有
氧气透过气球壁扩散出去或氧气和葡萄糖发生了反应或氧气溶解到水中
氧气透过气球壁扩散出去或氧气和葡萄糖发生了反应或氧气溶解到水中
.(写出1点即可)
(3)小明认为通过比较试管A、H和I,可得出pH越大葡萄糖溶液变色越快的结论.请纠正此实验设计中的错误:
A试管没有控制变量,应该再增加1mL蒸馏水
A试管没有控制变量,应该再增加1mL蒸馏水

(4)除了酸碱度会影响葡萄糖溶液的变色速度外,分析实验2,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水中的矿物质会加速葡萄糖溶液的变色;温度越高、葡萄糖溶液浓度越大,葡萄糖溶液变色越快
水中的矿物质会加速葡萄糖溶液的变色;温度越高、葡萄糖溶液浓度越大,葡萄糖溶液变色越快

(5)如果将变成极浅黄色的葡萄糖注射液注射到人体内,对人体会有副作用吗?请猜测并说明理由:
可能会有副作用,因为葡萄糖发生了化学变化,5-HMF及其聚合物等有色物质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
可能会有副作用,因为葡萄糖发生了化学变化,5-HMF及其聚合物等有色物质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O2时,其发生装置必需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写序号,下同)
①③④
①③④
,还缺少的仪器是
带导管的橡皮塞
带导管的橡皮塞

(2)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有关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土豆块
水+氧气
过氧化氢
土豆块
水+氧气
 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O2,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需使用的有

(3)若直接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O2,O2
b
b
口进入;若将装置中充满水,O2
a
a
口进入.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查阅资料H2O2在常温下会分解成H2O和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速率增大.
假设1.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假设2.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用量有关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时间
1 6%H202 1g红砖粉 152s
2 6%H202 1gMnO2 35s
实验方案1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湘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结论1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红砖粉好
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红砖粉好

实验方案2常温下,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使用不同量的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测定每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氧化锰粉末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s 17 8 7 5 4 3 2 2 2 2
结论2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在一定范围内,生成氧气快慢与催化剂用量有关
在一定范围内,生成氧气快慢与催化剂用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如东县模拟)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
【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
A
(填字母序号).
A. 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①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②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
③室温下(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NaHCO3
NaHCO3

【猜想与实验】①可能是
Na2CO3
Na2CO3
溶液;   ②可能是NaOH溶液;   ③可能是NaCl溶液.
(1)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对小亮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所得结论,你的评价是
B
B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稀盐酸
稀盐酸
产生大量的气泡 猜想①正确.
步骤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
【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有Na2CO3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CaCl2(或BaCl2等)
CaCl2(或BaCl2等)
溶液并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
既含Na2CO3,又含有NaOH
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
【反思】NaOH溶液会因接触空气而变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时,需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上的
小烧杯
小烧杯
中进行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①称取10g石灰石样品,②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③把剩余固体放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04g。

①在方案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其物质的量为     mol。

②根据方案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指出该实验方案中一处明显的不足并说明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样品的质量/g 滤渣的质量/g
第一次 3.4 0.3
第二次 3.6 0.4
第三次 5.0 0.5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
 
(结果精确到0.1%).
(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100t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多少吨?(结果精确到0.1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