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回答:(1)气体B的化学式为 .产生B的反应属于 反应.(2)写出Ca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是“绿色化学 的核心理念之一.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请在流程图上用箭头标示再利用的路线(箭头要求:从可利用的物质出发.指向利用该物质的环节).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课小组探究活动中,小红和小强欲用化学方法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2CO3溶液。二人思考后决定用稀盐酸来鉴别,于是分别用A、B二试管分别取样,小红将稀盐酸加入A试管中,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小强将稀盐酸加入B试管中,观察到有气体生成。因此二人得出结论:

试管B中的是           溶液,试管A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1)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3)小强又从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实验探究。他认为滤液中除含有NaCl外,还可能含有Na2CO3,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

 

滤液中含有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
  △  
.
 
CO↑+CO2↑+3H2O,该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CO.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②B装置的作用
 

(2)乙同学为了验证草酸的分解产物,设计了四个方案,分别将混合气体(包括水蒸气)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试剂:
A.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
B.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
C.石灰水、无水硫酸铜、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
D.无水硫酸铜、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
其中正确的方案是
 

(3)丙同学按下列装置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CO测定某种铁的氧化物的组成.
精英家教网
①丁同学认为去掉A装置,对测定结果无影响,他的观点
 
(填“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理由是
 
.而戊同学认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在D装置后再增加
 
装置,若无此装置,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
 
(填“是”或“否”).
②当C装置中铁的氧化物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的质量为11.2g,同时测得D装置的质量增加13.2g,则该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图回答:认真观察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
 
2H2↑+O2
2H2O
 通电 
.
 
2H2↑+O2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1:8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实验中水分子没有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而B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实验中水分子没有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而B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
氧气
氧气

(2)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生活污染
生活污染

(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冷水中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而温度高时分子运动速度快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而温度高时分子运动速度快

(4)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2.5
2.5
mL或
10
1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帮忙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一瓶标签部分残缺的药品,标签上依稀可见“电石”、“工业品”、“日期:2006”字样.打开瓶盖一看,发现瓶内装的是一些白色粉状和块状固体混合物.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对这瓶药品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1)电石的成分主要是碳化钙(CaC2),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电石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C2H2),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可用电石和水制取少量乙炔.有关反应方程式:
CaC2+2H2O═Ca(OH)2+C2H2   
(2)乙炔微溶于水,能在氧气中燃烧,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温度可达3600度,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提出问题】(1)实验室如何用电石和水制取少量乙炔?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2)这瓶电石是否变质了?
实验Ⅰ:用电石和水制取少量乙炔并验证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实验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锥形瓶
锥形瓶

(2)可用制取少量乙炔的反应装置是
B
B
(填符号).该反应装置还可用于制取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可用
E
E
(填符号),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3)实验时,发现制取乙炔的反应十分剧烈,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c
ac
(填符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改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
(4)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5)在点燃乙炔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检验乙炔的纯度
检验乙炔的纯度
.点燃乙炔时火焰明亮,把用澄清石灰水荡洗过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白色固体出现,把冷且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已知乙炔完全燃烧产物只有两种,则上述实验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2C2H2+5O2
 点燃 
.
 
4CO2+2H2O
2C2H2+5O2
 点燃 
.
 
4CO2+2H2O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实验Ⅱ:检验这瓶电石是否变质
(1)取少量试剂瓶内的白色粉状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水,没有明显现象;取少量试剂瓶内的块状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水,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这瓶电石
填“有”或“没有”)变质.
(2)分析了电石变质的可能原因后,兴趣小组同学认为试剂瓶内的白色粉状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钙,也可能是碳酸钙,还有可能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
②或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①试管中的液体呈红色

没有气泡冒出
没有气泡冒出
①样品中含有: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②样品中不含有碳酸钙.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说明电石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与
水蒸气
水蒸气
反应而变质,因此,保存电石时应
保持干燥
保持干燥
注意
密封
密封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图回答:
(1)认真观察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H2O
通电
H2+O2
H2O
通电
H2+O2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1:8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A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A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2)根据水电解的实验回答:①与电源
极(填“正”或“负”)相连的一端产生氢气的体积为100mL时,另一端产生的氧气的体积约为
50
50
mL.
②若在此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则生成的这些氧气的质量为
0.0715
0.0715
g,氢气的质量为
0.009
0.009
g.
③晓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大于理论比值.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答一条即可)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或氧气的氧化性很强,与金属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或氧气的氧化性很强,与金属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