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MnO2 |
MnO2 |
△ |
△ |
1.今天是实验室的开放日,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1)请你指出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点燃该仪器时要注意绝对不能_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上述所有仪器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3)甲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CO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打开图一装置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没有流下,于是得出“气密性好”的结论.
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
乙同学也设计了一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请你帮助完成:关闭活塞,在集气瓶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________,若集气瓶中导管水柱上升一段时间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4)若要得到干燥的CO2,图一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干燥剂为浓硫酸.图二画出了该干燥装置的一部分,请你补充画出其它部分,并用箭头标明气体进出方向.
(5)实验室可用浓氨水与生石灰来制取氨气(NH3),若用图一装置,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本次学生实验后,负责清洁实验室的小雪、小丽、小明和小华四位同学围绕如何处理“废液”展开了讨论: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四位同学决定围绕废液的成分开展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该废液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
猜测一:废液为Na2SO4和NaCl组成的混合溶液;
猜测二:废液为Na2CO3和NaCl组成的混合溶液;
猜测三:废液为________组成的混合溶液;
猜测四:废液为Na2CO3、Na2SO4和NaCl组成的混合液.
[实验探究]
[反思]
(1)小丽在[实验探究]的第①步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在[实验探究]操作的基础上,只改变滴加试剂的顺序,也可以把它们鉴别出来.滴加这些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明用量)
京京同学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进行了研究.
(1)根据下图中的实验现象判断,稀盐酸里的A、B、C、D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是(填字母)________.
(2)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申没有明显现象.判断甲、乙、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3)查阅资料:金属在活动性顺序里的位置越后,其化合物越不稳定,所以它的氧化物越容易被还原.在下列①②中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③中写出还原金屑氧化物的方法.
(4)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生成的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NO2,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放人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________,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________,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________.
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抽取千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
③上述实验完成后,用足量NaOH溶液将气体吸收,其目的是________
④下图是NO2气体和空气混合的实验示意图,观察图中A、B、D的表示方法,在C处画出相应的气体组成的粒子示意图.
⑤在3.84 g Cu中加入100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NO的质量(化学方程式见上)和反应前稀H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