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地石灰石的质量分数.分别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地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分别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1.甲组:
(1)实验:取石灰石样品10.00g,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后,把剩余固体放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6.04g。
(2)计算: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56
            x                 6.04g 
        以上解法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超过100%,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是     。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2.乙组:也取原石灰石样品10.00g,按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完好)进行实验,测得完全反应后C中氢氧化钠溶液增重了3.90g。由此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比甲组     (填高或低或相同),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地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分别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甲组:(1)实验:取石灰石样品10.00 g,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后,把剩余固体放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6.04 g.

(2)计算: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以上解法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超过100%,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解:

乙组:也取原石灰石样品10.00 g,按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完好)进行实验,测得完全反应后C中氢氧化钠溶液增重了3.90 g.由此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比甲组________(填高或低或相同),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及碳的氧化物进行了一系列拓展性探究学习.
【探究一】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拓展探究
(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
甲、乙两同学将两瓶完全相同的足够的二氧化碳气体,分别以甲图、乙图的方式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请分析回答:
①甲同学用甲图的方式倾倒,观察到两根蜡烛是由下而上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大
的性质.
②乙同学用乙图的方式倾倒,观察到的结果是两根蜡烛都没有熄灭,请你联系学科知识分析,蜡烛没有熄灭的原因
二氧化碳受热后密度变得比空气小,随着热气流上升,因此二氧化碳没有进入烧杯
二氧化碳受热后密度变得比空气小,随着热气流上升,因此二氧化碳没有进入烧杯

(2)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溶解性对比实验
丙同学用相同的试管分别收集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对比实验,现象如图.分析该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二氧化碳
.该实验设计的思路:一是利用对比实验,二是利用
气体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气体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的原理产生实验现象.
【探究二】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小明对课本上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将CuO和足量炭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省略,下同).

实验开始时缓慢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有红色固体产生,b瓶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通N2的目的是
将反应管内的空气(或O2)排尽
将反应管内的空气(或O2)排尽

(2)写出b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3)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不需要
不需要
.为什么?
因为继续通入氮气,b瓶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a管
因为继续通入氮气,b瓶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a管

(4)小梅认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的气体中既有CO2,又有CO.为验证此猜想,小梅对上述装置做了如下改进并实验:

小梅观察到
甲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甲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现象,证明了气体中的确含有CO.
小明认为小梅的实验不能证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了CO2,其理由是
因为甲中CO与CuO反应生成了CO2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证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CO2
因为甲中CO与CuO反应生成了CO2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证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CO2
.(5)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
需要,因为反应过程中有CO产生,可在尾气管口放上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需要,因为反应过程中有CO产生,可在尾气管口放上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锌、铜、银三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甲组同学选用了三种物质(填化学式,以下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经过讨论,选用了与甲组同学完全不同的三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结果两组同学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目的进行了下列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精英家教网
设计实验:下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大家一致认为,
 
同学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不能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因的
 

进行试验:下面是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Ⅰ.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它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①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甲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实验前原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
 

(2)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
 
(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3)该同学的第④步操作中测定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的方法是:
 

(2)乙同学选用容积为45mL的18x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收到良好效果.
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Ⅱ.实验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2)乙同学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反思应用:(1)甲同学的实验,不仅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还能得到剩余气体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2)乙同学的实验与甲同学相比,优点是
 
(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