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写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并作出相应解释:(1) ,其原因是 .(2) ,其原因是 .由此实验你得出结论: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强家的电线晚上出了问题,几个电灯忽亮忽灭,忽明忽暗,爸爸说一定是电路中有接触不良的地方,他用干燥的木棍轻轻拨动屋檐下的电线,几经周折才恢复了正常.

  第二天,小强帮电工师傅一起查找线路故障,他们检查了电线的每一部位,直到检查一处铜线和铝线的,接口处才发现了问题.他们发现上面“长满了”灰色、绿色的粉末.师傅说:“铝、铜的接口处易生锈,问题往往发生在这些地方.”小强对师傅的话半信半疑,又检查一遍,的确是铝铜接口处生了锈,而铝铝接口处和铜铜接口处都没有生锈.这是必然原因还是偶然原因造成的?只有铝铜接口处易生锈吗?不同金属的接口处都易生锈吗?

  小强想通过实验解决这些问题.他找到了铜丝、铝丝、铁丝和锌条,用它们模仿自然条件下较长时间后导线接口处的生锈情况.

请你和小强完成下列问题:

(1)怎样设计这个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2)通过几个月的观察,若得出“只要是不同种金属相连接,就比同种金属相连接容易生锈”的结论,那么上面所设计的实验在几个月后出现的现象应分别是什么?

(3)为避免类似小强家断电情况的发生,安装居民线路时,你能给电工师傅提出怎样的建议.

(4)在学习和生活接触到的用品中,还有类似现象发生吗(并举一例)?对防止这类锈蚀你有何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
锥形瓶
锥形瓶

(2)在初中可同时用来制取O2、CO2和H2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字母).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亚硫酸(H2SO3)分解而制得SO2.已知SO2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反应.
①制取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②收集SO2的实验装置为
C
C

③为避免SO2对环境的污染,常用NaOH溶液来处理尾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Na2SO3+H2O
SO2+2NaOH=Na2SO3+H2O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B、F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然而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
[查阅资料]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32]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①溶液呈酸性;   ②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Ⅰ: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沉淀溶解后的澄清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测得被测液
pH=8
猜 想①
不成立
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Ⅱ: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稀盐酸
稀盐酸
有气体产生 猜想②成立.
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交流与反思]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
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
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象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实验
现象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且水面
附近锈蚀最严重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
 
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
 
(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①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4)再提出问题:“铜绿”受热分解后的产物是什么呢?设计与实验如图:
精英家教网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综上写出铜绿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④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氢氧化钠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离开实验室.三天后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三天后片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了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固体物质是什么?”
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方法及操作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反思与应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质还具有这样的性质?  ,应如何保存这些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氢氧化钠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离开实验室,一天后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原来的片状固体变成了白色粉末状固体了.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状固体物质是什么?
【建立假设】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方法及操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有气泡产生______
【反思与思考】
(1)有人分析,该白色粉末也有可能为______.
(2)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潮解,这个现象说明了空气中含有______,
(3)有人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你认为上述实设计是否严密?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
(4)将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全部变为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5)将20g不纯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终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142g.求:
(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