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次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
(1)搭建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是Q460特种钢.制作Q460时,通常需要向钢中添加微量的铌(Nb)、钒(V)、钛(Ti)等元素.这几种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奥运火种采集工作于2008年3月24日在希腊奥林匹亚进行,用采集的火种点燃奥运火炬.作为火种的物质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火炬将在世界范围内传递,并于2008年5月首次到达珠穆朗玛峰峰顶,在那里火炬不易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但我国的科技人员已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
(3)奥运会火炬“祥云”(如图所示)不仅有着完美的外表,而且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丙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②火炬点燃后,完全燃烧的产物与天然气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①,也可简写为图②.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可简写成图③,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
(1)搭建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是Q460特种钢.制作Q460时,通常需要向钢中添加微量的铌(Nb)、钒(V)、钛(Ti)等元素.这几种元素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奥运火种采集工作于2008年3月24日在希腊奥林匹亚进行,用采集的火种点燃奥运火炬.作为火种的物质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火炬将在世界范围内传递,并于2008年5月首次到达珠穆朗玛峰峰顶,在那里火炬不易燃烧,其原因是______,但我国的科技人员已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
(3)奥运会火炬“祥云”(如图所示)不仅有着完美的外表,而且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丙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②火炬点燃后,完全燃烧的产物与天然气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精英家教网

(4)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①,也可简写为图②.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可简写成图③,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化学式为______.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
(1)搭建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是Q460特种钢.制作Q460时,通常需要向钢中添加微量的铌(Nb)、钒(V)、钛(Ti)等元素.这几种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奥运火种采集工作于2008年3月24日在希腊奥林匹亚进行,用采集的火种点燃奥运火炬.作为火种的物质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火炬将在世界范围内传递,并于2008年5月首次到达珠穆朗玛峰峰顶,在那里火炬不易燃烧,其原因是    ,但我国的科技人员已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
(3)奥运会火炬“祥云”(如图所示)不仅有着完美的外表,而且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丙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②火炬点燃后,完全燃烧的产物与天然气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其化学方程式为   
(4)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①,也可简写为图②.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可简写成图③,该物质的名称是    ,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次学生实验后,负责清洁实验室的小雪、小丽、小明和小华四位同学围绕如何处理“废液”展开了讨论: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四位同学决定围绕废液的成分开展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该废液的成分有哪些?
【猜 想】(1)猜测一:废液为Na2SO4和NaCl组成的混合溶液;
猜测二:废液为Na2CO3和NaCl组成的混合溶液;
猜测三:废液为________组成的混合溶液;
猜测四:废液为Na2CO3、Na2SO4和NaCl组成的混合液。
【实验探究】(2)
【反思】(3)小丽在【实验探究】的第①步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量”的理由是_________。
(4)小华在【实验探究】操作的基础上,只改变滴加试剂的顺序,也可以把它们鉴别出来。滴加这些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明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4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