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于进行固气燃烧实验的容器是 , (2)常用于较大量试剂反应的玻璃容器是 , (3)用于夹持木炭燃烧的工具是 , (4)用于盛放药品来直接加热的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是初三某合作学习小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研究过程,请你参与其中.
(一)在实验制取过程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烧瓶内放的药品是大理石或
石灰石
石灰石
(填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是
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小兵同学在用此装置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在烧瓶内装入固体药品,在分液漏斗内加入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内液体不能滴下,可能的原因是
分液漏斗盖子未打开
分液漏斗盖子未打开

(4)小兵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进行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请帮他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CO2密度比空气大,且
不与空气反应
不与空气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 集满现象: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向收集到的CO2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  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硫酸浓度(%) 15 20 25 30 35
气体体积(mL) 35 47 55 51 42
实验二  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E
温度(℃) 40 50 60 70 80
现象和
比较
有少量气泡 气泡比A号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 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1)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
25
25
%.
(2)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70
70
℃.
(3)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
振荡试管
振荡试管
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4)你认为该研究小组还可以研究
大理石颗粒大小
大理石颗粒大小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是初三某合作学习小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的研究过程,请你参与其中.
(一)在实验制取过程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烧瓶内放的药品是大理石或
石灰石
石灰石
(填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为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3)小兵同学在用此装置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在烧瓶内装入固体药品,在分液漏斗内加入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内液体不能滴下,可能的原因是
分液漏斗塞子未打开
分液漏斗塞子未打开

(4)小兵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进行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请帮他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CO2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 集满现象: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向收集到的CO2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硫酸浓度(%) 15 20 25 30 35
气体体积(mL) 35 47 55 51 42
【实验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E
温度(℃) 40 50 60 70 80
现象和
比较
有少量气泡 气泡比A号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 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1)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
25
25
%.
(2)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70
70
℃.
(3)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
振荡试管
振荡试管
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4)你认为该研究小组还可以研究
大理石颗粒大小
大理石颗粒大小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5)计算:①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C:O:Ca=12:48:40
C:O:Ca=12:48:40
.②实验室现需要含碳酸钙80%以上的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现有一石灰石样品,测定其钙元素的含量为36%,请计算是否符合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是初三某合作学习小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研究过程,请你参与其中.
(一)在实验制取过程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烧瓶内放的药品是大理石或    (填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是   
(3)小兵同学在用此装置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在烧瓶内装入固体药品,在分液漏斗内加入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内液体不能滴下,可能的原因是   
(4)小兵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进行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请帮他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CO2密度比空气大,且   
收集过程分析集满现象: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向收集到的CO2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短.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②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  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12345
硫酸浓度(%)1520253035
气体体积(mL)3547555142
实验二  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ABCDE
温度(℃)4050607080
现象和
比较
有少量气泡气泡比A号试管多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1)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    %.
(2)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
(3)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    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4)你认为该研究小组还可以研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江都市模拟)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
[资料卡片]:
1、过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不稳定,受热、遇水易分解;
2、过碳酸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2 Na2CO3?3 H2O2  )=4 Na2CO3+6 H2O+3O2
3、H2O2分解放出热量,Na2CO3受热不分解;Ⅰ、制备研究:如图1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防止过碳酸钠分解,影响产量和产率
防止过碳酸钠分解,影响产量和产率

(3)生产过程中,需加入较多的NaCl,以便过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过碳酸钠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易析出晶体
过碳酸钠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易析出晶体

(4)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过滤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玻璃棒
玻璃棒
漏斗
漏斗

(5)洗涤过碳酸钠晶体最好选用
B
B

A.蒸馏水    B.无水酒精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6)母液可以循环使用,其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
NaCl
NaCl
Na2CO3(或H2O2
Na2CO3(或H2O2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
检查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
;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④待装置A中
不再产生气体
不再产生气体
时,停止滴加水,并关闭活塞;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7)完善实验步骤的相关内容:①
检查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
、④
不再产生气体
不再产生气体

(8)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溶解过碳酸钠,利于其分解
溶解过碳酸钠,利于其分解
;黑色粉末能加快过碳酸钠的分解速率,其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可能是
MnO2(或CuO)
MnO2(或CuO)
(填化学式);
(9)实验中,
A
A
,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10)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近似为1.43g?L-1.),计算过碳酸钠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Mr(2Na2CO3?3H2O2)=314、Mr(O2)=32]
95%
95%

[实验反思]:
(11)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测定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
滴入的水占据了锥形瓶内的体积,使得O2体积偏大
滴入的水占据了锥形瓶内的体积,使得O2体积偏大

(12)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起缓冲作用,防止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测量结果产生偏差(或防倒吸)
起缓冲作用,防止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测量结果产生偏差(或防倒吸)

(13)有同学提出,装置中原有空气会使测定结果偏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不正确,装置中原有空气和生成的O2等体积代换
不正确,装置中原有空气和生成的O2等体积代换

(14)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用下述方案进行测定.方案:将装置A中剩余物过滤,洗涤滤渣,并将洗涤液并入滤液蒸发得无水固体1.39g.则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
93.6%
93.6%

(15)根据资料卡片,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方案测定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想方法测出过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或质量,进而进行计算(或过碳酸钠和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生成沉淀质量进行测定
想方法测出过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或质量,进而进行计算(或过碳酸钠和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生成沉淀质量进行测定
.(只需给出简要的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P+5O2
 点燃 
.
 
2P2O5
4P+5O2
 点燃 
.
 
2P2O5
.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
4
4
处.
②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
氮气
氮气

③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
除尽玻璃容器中的氧气
除尽玻璃容器中的氧气

(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如图乙装置进行实验.他依据的实验原理可能是
木炭燃烧也消耗氧气
木炭燃烧也消耗氧气

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
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后,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木炭燃烧虽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新的二氧化碳气体,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
木炭燃烧虽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新的二氧化碳气体,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

②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生成物最好不是气体,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则应用其它物质将其完全吸收
生成物最好不是气体,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则应用其它物质将其完全吸收

(3)已知: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固体),镁+氮气
点燃
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为什么?
镁条燃烧不但消耗氧气也消耗氮气,这样会使气体减少的总量要大于容器体积的五分之一,而使结果偏大
镁条燃烧不但消耗氧气也消耗氮气,这样会使气体减少的总量要大于容器体积的五分之一,而使结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