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实验装置:[拓展与交流]如果用右图装置代替左图中的A装置.这样既可以排尽试管中的空气.又能将反应的气体产物都“赶 出来.该气体应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在实验室里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装置如下图).某小组甲、乙、丙三名同学用该装置进行实验过程中,橡皮塞突然被弹飞,并有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这三名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问题】橡皮塞为什么会突然弹飞?
【查阅资料】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橡皮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用量、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造成.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过大造成.

【分析验证】针对以上三种猜想,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的情况;在与其他实验成功的小组交流时,得知各小组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
甲和丙
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橡皮塞弹飞的可能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交流反思】(1)老师提示他们引起此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突然弹飞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因素,老师建议还可进一步探究.而就目前的原因,可以通过改进气体发生装置和操作的方法,避免橡皮塞被弹飞.你对气体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请你从两个不同角度提出改进方法.
【改进方法一】;
【改进方法二】.
【问题拓展】实验结束后,有的同学发现衣服和手上出现白色的斑点.由此推出过氧化氢溶液具有
腐蚀性
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① B装置是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② 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③ 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装置。
【实验过程】步骤一: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步骤二: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交流讨论】
(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气体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  
【拓展应用】小芳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于是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O还原氧化铜”实验。
(3)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用途是 _______;
(4)实验时,小芳同学先打开止水夹K1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丽水)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①B装置中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孔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②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③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各装置.
【实验过程】
步骤一: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步骤二: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交流讨论】
(1)硫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
微弱的淡蓝色
微弱的淡蓝色
火焰,生成的S0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反应原理是
2NaOH+S02=Na2S03+H20
2NaOH+S02=Na2S03+H20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
水位下降,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
水位下降,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

【拓展应用】
小丽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0还原氧化铜”实验.

(3)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用途是
储存气体
储存气体

(4)实验时,小丽同学先打开止水夹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的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实验拓展】

(4)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经讨论,小组的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 。

(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①右图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②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固体。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 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滴加稀硫酸并不断振荡,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