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立.为广大农村闲置人口提供了南下打工的机会.导致我国广大的内地省份人口大量涌入广东等南部沿海地区.形成壮观的“民工潮 .(1)由上面左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2)由上面右图.分析四川.广西等省区人口大量涌入广东等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制造业发达.就业机会多C.沿海地区邻近香港和东南亚 D.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3)试分析西部大开发对我国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 .(4)“西部开发要以市场为先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吐鲁番缩减粮食种植面积.增大葡萄.孜然等特色作物种植B.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牧场使用效率C.青藏地区河湖较多.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D.大力建立高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5)“实施西部开发.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请你举一例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6)小明的家乡在山东省德州市.他想利用暑假期间同徐州的姑姑一起到拉萨旅游.他们经过的铁路干线除京沪.青藏外.另外一条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立,为广大农村闲置人口提供了南下打工的机会,导致我国广大的内地省份人口大量涌入广东等南部沿海地区,形成壮观的“民工潮”.
材料二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以市场为先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精英家教网
(1)人口密度是
 

(2)由图1,我国人口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3)由图2,四川、广西等省区人口流入大量涌入广东等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制造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C.沿海地区邻近香港和东南亚           D.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4)试分析我国西部大开发对我国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
 

(5)“西部开发要以市场为先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吐鲁番缩减粮食种植面积,增大葡萄、孜然等特色作物种植
B.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牧场使用效率
C.青藏地区河湖较多,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D.大力建立高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6)“实施西部开发,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请你举一例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立,为广大农村闲置人口提供了南下打工的机会,导致我国广大的内地省份人口大量涌入广东等南部沿海地区,形成壮观的“民工潮”.
材料二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以市场为先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1)人口密度是______.
(2)由图1,我国人口分布的突出特点是______.
(3)由图2,四川、广西等省区人口流入大量涌入广东等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__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制造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C.沿海地区邻近香港和东南亚      D.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4)试分析我国西部大开发对我国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______.
(5)“西部开发要以市场为先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______
A.吐鲁番缩减粮食种植面积,增大葡萄、孜然等特色作物种植
B.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牧场使用效率
C.青藏地区河湖较多,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D.大力建立高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6)“实施西部开发,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请你举一例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做法.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一、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材料二:甲、乙两图。


(1)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和云南等9省区以及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特别行政区。
(2)写出乙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A__________(经济特区),B__________(经济特区),C__________(铁路线),D__________(河流)。
(3)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的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是:“__________”。
(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