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1)为解决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在实施一项宏伟的“西气东输”工程,即把______的天然气通过主气管道经9省(区)输送到上海,供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各省用气。
(2)“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问题?( )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D.木材短缺
(3)下列因素中,属于修建“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气候条件 D.河流状况
(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至少2点):
(5)为加快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新疆提出重点发展一“白”一“黑”战略,其中 “白”、“黑”分别是指 _________。
材料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里的“西部”是指西北地区的陕、甘、宁、青、新和西南地区的云、贵、川、藏、渝共10个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为5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57%,待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为7.8亿亩,占全国70%,林地占3%草地占55.9%,水能占82.3%,天然气(陆上)占86%,矿产占39.7%。
23.读材料及“西气东输”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考察团出发后,沿途植被变化依次为_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下列的考察团员的看到的现象,有可能的是( )
A.河套平原上农民在引黄灌溉 B.塔里木河的河床全部干涸
C.塔里木盆地到处绿草如茵 D.金昌市在开采以铜为主的多金属伴生矿
(3)他们途经“三北”防护林时,认为“三北”防护林的最主要作用有(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减弱噪音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4)考察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认为西北地区今后发展经济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有 ( )
A.扩大耕地面积,大力发展种植业 B.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化
C.能源短缺,需要大规模东电西送 D.没有优质的农产品和畜牧业品种
22.某校学生利用暑假从我国大兴安岭出发,向西经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进行社会实践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F三地的农作物熟制不同,形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B地、F地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
(2)A、D、E三地发展农业,A地适合发展种植业,D地适合发展_______业,E地适合发展绿洲农业,形成这三地农业类型差异的主要气候因素是________。
(3)C是我国的_________林区,植被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关于我国四大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四大工程全部在西部地区
B.青藏铁路的修建将会给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C.西气东输对缓解我国华北地区电力紧张的状况起重要的作用
D.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开发水电主要满足本地的电力需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