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0460  100468  100474  100478  100484  100486  100490  100496  100498  100504  100510  100514  100516  100520  100526  100528  100534  100538  100540  100544  100546  100550  100552  100554  100555  100556  100558  100559  100560  100562  100564  100568  100570  100574  100576  100580  100586  100588  100594  100598  100600  100604  100610  100616  100618  100624  100628  100630  100636  100640  100646  100654  447090 

7.炎热的夏天,人站在树阴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凉爽,其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传粉和受精作用    D.蒸腾作用

试题详情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③→①→⑤→⑦→⑥

    C.③→②→④→⑤→①→⑦→⑥

    D.④→②→③→①→⑤→⑥→⑦

试题详情

6.如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图,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试题详情

5.给贮藏粮食的仓库中充入二氧化碳可以延长粮食贮藏的时间,这是因为    (    )

    A.二氧化碳浓度高,增强了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浓度高,抑制了呼吸作用

    C.二氧化碳浓度高,增强了蒸腾作用

   D.二氧化碳浓度高,抑制了蒸腾作用

试题详情

4.科学家先将甲羊卵细胞的细胞核抽出,再将乙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将该细胞核注入来自甲羊的无核卵细胞中。这个融合成的卵细胞经过分裂形成胚胎,将这个胚胎移人丙羊的子宫内继续发育。一段时间后小羊出生了,小羊的长相是    (    )

    A.像甲羊    B.像乙羊  C.既像甲又像乙D.像丙羊

试题详情

3.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器官→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

试题详情

  

    A.①    B.④    C.②       D.⑥

试题详情

2.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

试题详情

1.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

    A.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  B.以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

    C.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微生物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

试题详情

38.艾滋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疾病,在200 2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比200 1年同期增长了16.7%,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 0万人。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专家估计到20 10年时,我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如果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或者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都可以感染上艾滋病,被感染的母亲也可能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200 3年12月1日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旨在消除歧视、倡导关爱,鼓励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其营养方式是怎样的?(2分)

(2)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列出2条)(2分)

    (3)艾滋病给人的身体带来了痛苦,有的人因此颓废、消沉下去,有的人却能鼓起生活的勇气,勇敢面对现实,幸福地生活着。结合健康含义的三个方面,你认为哪一种人比较健康?为什么?(4分)

    (4)很多艾滋病患者是因为吸食毒品而被感染,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为了人们都能健康、幸福地生活,请你为“国际禁毒日”写一句宣传语。(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