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环境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西瓜地里长出杂草,西瓜与杂草的关系是 ( )
A.寄生 B.捕食 C.竞争 D.合作
3.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2.在设计“探究光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 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 )
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
1.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学会了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
A.智能机器人 B.变形金刚
C.溶洞中不断长高的石笋 D.石头上的青苔
实验结果如下:
生态瓶编号
A
B
C
D
瓶中小鱼生存时间/d
3
11
25
2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
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的存活时间与 有关。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 。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 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24.(5分)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瓶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人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
如图6所示:
23.(6分)如果用锣声与喂食相结合,训练猴子进行爬杆表演,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猴子一听到锣声,就会作出爬杆的动作。请就这一反射活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反射活动的形成过程中,原本属于无关刺激的 转变成了条件刺激。
(2)为防止已建立起来的该反射活动消退,就要不断地用 进行强化。
(3)此类反射活动是在 的基础上建立的,其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动物 。
(4)各种生命活动的完成,都需要其结构基础,猴子表演爬杆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 内;就参与活动的神经中枢而言,与猴子吃到食物分泌唾液的不同在于该反射活动必须有 参与。
22.(5分)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父母性状
被调查家庭数
子女
父
母
双眼皮
单眼皮
1
双眼皮
双眼皮
80
7 0
36
2
单眼皮
单眼皮
6 0
O
6 4
3
双眼皮
单眼皮
120
8 5
5O
4
单眼皮
双眼皮
1O O
56
4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第 组调查的结果可推测出控制眼皮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第3组所调查的家庭中,其母亲的基因组合是 ,其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
(3)如果第2组某家庭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是 。
(1)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②过程是通过 来完成的。
(3)通过B系统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产生于 内。
(4)在炎热的夏天,人的饮水量增加,但排尿量却往往比其他季节还少,其原因是大部分水分的排出由生理过程 完成。
(5)C系统内的液体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其主要原因是 。
(6)上述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在调节下,依靠各种 的分工协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