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9993  10001  10007  10011  10017  10019  10023  10029  10031  10037  10043  10047  10049  10053  10059  10061  10067  10071  10073  10077  10079  10083  10085  10087  10088  10089  10091  10092  10093  10095  10097  10101  10103  10107  10109  10113  10119  10121  10127  10131  10133  10137  10143  10149  10151  10157  10161  10163  10169  10173  10179  10187  447090 

3、(08年海南历史卷26)(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驰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当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

   (12分)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采取分项评分办法。分项评分项目:观点、论证、表述。

第一等:11-12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能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完整,并作出总体性评价;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第二等:7-10分。要求:观点正确,基本能够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比较完整;文字通顺,有一定逻辑性。

第三等:4-6分。要求:观点基本正确,材料和观点尚能结合;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有所说明;表述较为清楚。

第四等:0-3分。要求:根据本题要求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2.(98全国历史卷7),右图(二牛一人)所图示犁耕法始见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

试题详情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试题详情

1.(01年春季卷) 我国以煤为燃料冶铁始于      

试题详情

3、(08年海南历史卷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③察举制(未见考题)

④编户齐民(未见考题)

 

※   第四节 两汉的社会经济

试题详情

2、(06年天津文综卷)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试题详情

1、(08年四川延考区文综卷12)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置刺史。当时刺史是

A.州级地方行政官员                         B.州级地方监察官员

C.具有行政职能的监察官员                   D.朝廷派出监察地方的官员

②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试题详情

13、(08年上海历史卷4)东汉时期“豪强”的基本特征是

    A.拥兵自重称霸一方                       B.依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

    C.通过科举获得功名                       D.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第三节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考点7(2)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①刺史制度

试题详情

(2)若对任意的为自然对数的底数)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