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260  10268  10274  10278  10284  10286  10290  10296  10298  10304  10310  10314  10316  10320  10326  10328  10334  10338  10340  10344  10346  10350  10352  10354  10355  10356  10358  10359  10360  10362  10364  10368  10370  10374  10376  10380  10386  10388  10394  10398  10400  10404  10410  10416  10418  10424  10428  10430  10436  10440  10446  10454  447090 

1.充电电池是指既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即放电),又能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充电)的一类特殊的电池。充电、放电的反应不能理解为可逆反应(因充电、放电的条件不同)。

试题详情

4.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技巧

(1)根据给出的化学方程式或题意,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弄清正、负极上发生反应的具体物质

(2)弱电解质、气体、难溶物均用化学式表示,其余以离子符号表示,写电极反应式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定律及正负极得失电子数相等的规律,一般用“=”而不用“→”

(3)注意电解质溶液对正、负极反应产物的影响,正、负极产物可根据题意或化学方程式加以确定

(4)正负电极反应式相加得到原电池的总反应式,通常用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的电极反应式,从而得到较难写的电极反应式。

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设计原电池(这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热点)

(2)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形成原电池后,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使反应速率增大,例如:实验室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

(3)进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比较

(4)电化学保护法:即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如在铁器表面镀锌

(5)从理论上解释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三、化学电源

试题详情

3.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常用的方法

负极:一般为较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是电子流出的一极,电流流入的一极;或阴离子定向移动极;往往表现溶解。

 正极:一般为较不活泼金属,能导电的非金属;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一极,电流流出一极;或阳离子定向移向极;往往表现为有气泡冒出或固体析出。

试题详情

 

 

特别提醒: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是相互联系的,电极不一定参加反应,电极材料不一定都是金属,但应为导体,电解质溶液应合理的选取。

试题详情

2.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如下图所示)

(1)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

(2)电解质溶液

(3)构成闭合电路(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4)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试题详情

1.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它的原理是将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过导线传给氧化剂,使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上进行。

试题详情

3.溶度积的应用:

通过比较溶度积和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QC >Ksp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QC= Ksp 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C <K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至溶液饱和。

第四章电化学

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试题详情

2.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温度下,Ksp是一个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它只受温度影响,不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

试题详情

1.表达公式: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它的符号为Ksp,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mNn(s) mMn+(aq)+nNm-(aq)。固体纯物质不列入平衡常数中。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表示为:Ksp=[c(Mn+)]m[c(Nm-)]n

试题详情

5.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要点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