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786  10794  10800  10804  10810  10812  10816  10822  10824  10830  10836  10840  10842  10846  10852  10854  10860  10864  10866  10870  10872  10876  10878  10880  10881  10882  10884  10885  10886  10888  10890  10894  10896  10900  10902  10906  10912  10914  10920  10924  10926  10930  10936  10942  10944  10950  10954  10956  10962  10966  10972  10980  447090 

152.5

2552

宁波

试题详情

2、简析建德县开发“新安江佛光”这一旅游资源的有利条件。(6分)

自选模块地理题号:题号12:【自然灾害】

读“浙江省等高线和地区分布图”和“浙江省主要滑坡(隐患)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序号

地区

规模

(万方)

受威胁

人数

杭州

试题详情

1、材料二中的新安江佛光属于            景观,新安江的雾水流愈急,江雾愈奇;温差愈大,雾景愈幻。江雾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晴雨晨昏均能见到。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新安江多雾的原因。(4分)

试题详情

问题:

试题详情

材料三:杭千高速公路路线

试题详情

材料二:浙江建德新安江上发现“新安佛光”,当观者面对雾层背光而立,身影被投射在面前弥漫的江雾上(如同电影放映的原理),此时你会惊奇的发现:以自己头影为中心,周围有一个直径约2米的红、橙、黄、绿、青、兰、紫组成的彩色光环, “佛光”随着江雾的飘动时而清晰,时而浅淡,继而又悄然离去,这就是神奇的“新安江佛光”。

试题详情

材料一: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长城的修建为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长城防线为基础的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融合,最终使辽阔北疆成为祖国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初,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学校园,引起青年学生争看昆曲的热潮,论者称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此一现象恐怕也源自于华人世界的青年学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憬悟,新的渴求。昆曲的古典美学以及汤显祖的有情天地,终于深深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试题详情

2004?重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于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 B.公问其故
      立有间      并驱如故
   C.肉食者鄙         D.何以战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4.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答:
1.D 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2)(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j8
  公与这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vX$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            ,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文中表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什么?(用曹刿的话回答)a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uH
①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gP~
②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                      zc'4R\
③ 公将鼓之                鼓:                      SP#eAR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4^M
⑴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 吾视其辙乱,望旗靡,故逐之。L
5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