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盐酸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 固体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 |
|
|
|
|
密云
21.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关于图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6:32:44:18 C.生成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数目减少 |
||||||||
22.
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小王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了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该固体最可能是
A.金属单质 B.碱 C.金属氧化物 D.盐 |
||||||||
23. 小新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与稀硫酸按右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此时又无更多的酸液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下列试剂,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
||||||||
24.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
A.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C. 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B.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锌、镁 D.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至原温 |
|||||||
25.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0.8g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3.2g。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 B.该气体可能只含H2和CH4 C.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 D.该气体可能只含CH4 |
通州
2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名称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看到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盐 |
B |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得到一氧化碳 |
D |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钙固体 |
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依次滴加足量水,振荡试管,固体溶解的是碳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碳酸钙。 |
23.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上的内容如右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品牌矿泉水为混合物
B.该品牌的矿泉水一定呈酸性
C.“锶、钠、钙、镁、钾”属于金属元素
D.饮用该矿泉水可以为人体补充人体所需的无机盐
22.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中盛有饱和石灰水,大烧杯中盛有试剂X。将试剂Y加入到大烧杯中,观察到的小烧杯中的现象正确的是
序号 |
试剂X |
试剂Y |
小烧杯中的现象 |
A |
水 |
硝酸铵 |
产生白色沉淀 |
B |
水 |
浓硫酸 |
无明显变化 |
C |
盐酸 |
碳酸钠 |
无明显变化 |
D |
稀硫酸 |
镁条 |
产生白色沉淀 |
水质主要成分(mg/L)和酸碱度 |
偏硅酸:25-50 pH:6.5-8.5 锶:0.20-0.50 钾:3.0-4.8 钠:28- 48 钙:15-30 镁:8-18 |
21.科学家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5”是一种固体 B.“氮5”是一种单质
C.“氮5”由5个氮原子构成 D. “氮5”具有可燃性
25.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
下列做法中,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房山
24.向一定量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FeCl3+3NaOH Fe(OH)3↓+3NaCl。x轴表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是
A.混合液中H2O的质量 B.混合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混合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D.混合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3. 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分析中(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不正确的是
|
A. 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B. 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C. 图I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D. 图II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22.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关于这一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21.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氧气和空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甲烷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