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1·高考全国卷)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 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 V,云地间距离约为1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 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 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 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 J
解析:I== A=105 A;E== V/m=106 V/m;W=Uq=6×109 J;P== W=1014 W.
答案:ABC
18.(2012·广东潮阳一中月考)如图所示,AB、CD是处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1的匀强磁场的两条金属导轨(足够长),导轨宽度为d,导轨通过导线分别与平行金属板MN相连,有一与导轨垂直且始终接触良好的金属棒ab以某一速度沿着导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y轴的右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2且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x轴的下方有一场强为E且方向平行x轴向右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在M板由静止经过平行金属板MN,然后以垂直于y轴的方向从F处穿过y轴,再从x轴上的G处以与x轴正向夹角为60°的方向进入电场和磁场叠加的区域,最后到达y轴上的H点.已知OG长为l,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金属棒ab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v0?
(2)粒子到达H点时的速度多大?
解析:金属棒ab在切割磁感线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ε=B1dv0
设粒子在F处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vB2=m
由几何知识可得(如图所示)
=sin60°
粒子在通过MN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qB1dv0=mv2
联解以上各式得:
v0=
(2)从G到H只有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根据动能定理,有
-qEl=mv-mv2,
解得:vH=
答案:(1) (2)
17.(2012·石家庄部分学校联考)将一个矩短形金属线框折成直角框架abcdefa,置于倾角为α=37°的斜面上,ab边与斜面的底线MN平行,如图所示.a=b=c=f=0.2 m, 线框总电阻为R=0.02 Ω,ab边的质量为m=0.01 kg,其余各边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框架可绕过c、f点的固定轴自由转动,现从t=0时刻开始沿斜面向上加一随时间均匀增加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与时间的关系为B=0.5t T,磁场方向与cdef面垂直.(cos37°=0.8,sin37°=0.6)
(1)求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并指出ab段导线上感应电流的方向;
(2)t为何值时框架的ab边对斜面的压力恰为零,并求从t=0开始到该时刻通过ab边的电荷量是多少?
解析:(1)由题设条件可得
E==c·d=0.02 V
所以感应电流I==1.0 A
根据楞次定律可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从a→b
(2)ab边所受的安培力为FB=BI·ab=0.1t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当框架的ab边对斜面的压力为零时,有FB=mgcos37°
由以上各式解得t=0.8 s
从t=0开始到该时刻通过ab边的电荷量q=It=0.8 C
答案:(1)I=1.0 A 感应电流的方向从a→b (2)t=0.8 s q=It=0.8 C
16.(2012·镇江模拟)如图所示,MN、PQ为间距L=0.5 m足够长的平行导轨,NQ⊥MN.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N、Q间连接一个R=4 Ω的电阻.有一个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 T.将一根质量m=0.05 kg的金属棒ab紧靠NQ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的电阻r=1 Ω,导轨电阻不计.现由静止开始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NQ平行.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经5
s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刚好达到稳定速度,cd与NQ相距s=8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金属棒达到的稳定速度是多大?
(2)金属棒ab从静止释放到滑行至cd处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和通过电阻R的总电荷量各是多少?
解析:(1)设金属棒达稳定速度vm,电流为I,则E=BLvm,又I=,
由平衡条件知:
BIL+μmgcosθ=mgsinθ
解得:vm=2 m/s.
(2)由能量守恒定律知:
mg·sinθ·s=Q+|Wf|+mv
得Q=0.7 J
∴QR=Q=0.56 J
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
q=·t==0.8 C.
答案:(1)2 m/s (2)0.56 J 0.8 C
二、论述、计算题
15.(2011·高考全国卷理综)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ab、cd竖直放置,导轨间距离为L1,电阻不计.在导轨上端并接两个额定功率均为P、电阻均为R的小灯泡.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 .现将一质量为m、电阻可以忽略的金属棒MN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金属棒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某时刻后两灯泡保持正常发光.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灯泡正常发光时导体棒的运动速率.
解析:(1)当两灯泡均正常发光时有:P=I2R
∴I=
又2I=,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棒MN的下滑的速率已恒定,因此:mg=B·2I·L,
∴B=
(2)解法一:由能量守恒知,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棒MN重力做功的功率应全部转化为灯泡的总功率.
∴2P=mgv
∴v=
解法二:∵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2I=
∴v=.
答案:(1) (2)
14.(2012·浙江省杭州市高中月考)如图所示,在MM′、NN′区域中存在垂直纸面向里,宽为2L的匀强磁场.一导线框abcdefg位于纸面内,总电阻为R,其中ab、bc、de、ga四边长度均为L,fg、cd边长度为L/2,ab边与磁场边界MM′重合.从t=0时刻开始,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线框中的电流的正方向,则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线框中i-t关系的是( )
解析:在0~时间内,i=;在时刻,有效切割磁场的导线长度为2L,感应电流突变为;在~时间内,导线的有效切割长度均匀减小至0,感应电流由均匀减小至0;在~时间内导线的有效切割长度为L,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大小为;在~时间内的情况与~时间内情况类似,但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所以A正确.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13.如图所示,L是直流电阻为零、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A和B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某时刻闭合开关S,通过A、B两灯泡中的电流IA、I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自感等知识点.L是直流电阻为零、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当闭合开关S时,电流先从灯泡B所在支路流过,最后自感线圈把灯泡B短路,流过灯泡A的电流逐渐增大至稳定,流过灯泡B的电流最后减小到零,故A对.
答案:A
12.(2012·河南豫北五校联考)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上端与电阻R相连,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以初速度v0沿导轨竖直向上运动,上升到某一高度后又返回到原处,整个过程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棒回到出发点的速度v大于初速度v0
B.通过R的最大电流上升过程小于下落过程
C.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上升过程大于下落过程
D.所用时间上升过程大于下落过程
解析:要注意该过程中的功能关系:重力做功的过程是重力势能向动能和电能转化的过程;安培力做功的过程是机械能向电能转化的过程;合外力(重力和安培力)做功的过程是动能变化的过程;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向内能转化的过程.因为电阻R上产生热量,所以金属棒回到出发点的速度v小于初速度v0,选项A错误;通过R的最大电流上升过程大于下落过程,选项B错误;电阻R上产生热量上升过程大于下落过程,选项C正确;所用时间上升过程小于下落过程,选项D错误.
答案:C
11.(2012·浙江部分学校联考)如图所示,一矩形线框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进入只有一条水平边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进入磁场后上升一段高度又落下离开磁场,运动中线框只受重力和磁场力,线框在向上、向下经过图中1、2位置时的速率按时间顺序依次为v1、v2、v3和v4,则可以确定( )
A.v1<v2
B.v2<v3
C.v3<v4 D.v4<v1
解析: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线框从进入磁场到离开磁场的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焦耳热,即机械能减小,则v4<v1,选项D正确;而线框完全在磁场中运动时,由于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故线框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则v2=v3,选项B错误;由楞次定律可知:线框进入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因而做减速运动,且v1>v2,选项A错误;线框离开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二者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v3、v4大小关系也不能确定,选项C错误.
答案:D
10.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区域Ⅰ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t1时刻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域,此时导线框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此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t1时,线框具有加速度a=3gsinθ
B.线框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1∶v2=2∶1
C.从t1到t2过程中,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D.从t1到t2,有+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t1时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域,此时线框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线框的ab边越过GH后做匀速运动直到越过JP为止,ab边越过JP后回路感应电动势增大,感应电流增大,因此所受安培力增大,安培力阻碍线框下滑,因此ab边越过JP后导线框开始做减速运动,使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均减小,安培力也减小,当安培力减小到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相等时,导线框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因此有mgsinθ-=0,mgsinθ-=0,则v1∶v2=4∶1,选项B错;利用动能定理可知从t1到t2过程中,有mg×Lsinθ-W=mv-mv,由于v1>v2,则<W,选项C错误;W=+,选项D正确.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