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3.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在经济方面形
成完整的“世界史”的标志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22.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指
A.中央集权 B.盐铁官营 C.“贱商令” D.“海禁”政策
21.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
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商品经济活跃 B.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20.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为耦)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19.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18.1949年5月1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把德国分为两个
敌对的主权国家。这种分裂
①是东西方分裂的标志 ②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③以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为基础 ④粉碎了统一整个欧洲大陆的所有希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该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
16.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
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 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1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
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