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答出三点即可)(6分)
[二](18分)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看可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着真理,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很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第一种的生命。小己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新学者应具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8.文中画线句是作者修改后的,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较,从情节发展角度具体分析修改后的好处。(4分)
修改前:晚上,妈妈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修改后: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7.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6分)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6.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捂只眼 凑近着 退远点 B. 凑近着 捂只眼 退远点
C. 凑近着 退远点 捂只眼 D. 退远点 捂只眼 凑近着
4.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1)朗诵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
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
(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两句。
(3)莉莉朗诵后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最后三句。如果跌到,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肉食者鄙, 。
(《左传•庄公十年》)
②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③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④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⑥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⑧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三)(10分)
琢 冰
[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1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2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3分)
A.被以衣裳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置之堂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子之技诚巧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子何不范金琢玉 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
22.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 四、写作(60分)
23.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60分)
题目一: ▲ 得太快
题目二:原来 ▲ 还在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不少于600字。
2014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台州卷)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