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3·上海化学·18)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物比还原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0.0LN2(标准状况)
B.有0.250molKNO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
[答案]CD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当生成16molN2,则氧化物比还原物多14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mol,有2mol KNO3被还原,现氧化物比还原物多1.75mol,则生成2mol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因此,C、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1.(2013·上海化学·16)已知氧化性Br2>Fe3+。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Fe2++b Br-+c Cl2→d Fe3++ e Br2+ f Cl-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 4 3 2 2 6 B.0 2 1 0 1 2
C.2 0 1 2 0 2 D.2 2 2 2
1 4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Cl2先氧化Fe2+,不可能只氧化Br -,B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
9.(2013·江苏化学·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92U
8.(2013·重庆理综·9)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酸性:H2CO3<C6H5OH<H3COOH B.碱性:Ba(OH)2<Ca(OH)2<KOH
C.熔点:MgBr2<SiCl4<BN D.沸点:PH3<NH3<H2O
解析:考察性质比较,涉及酸性、碱性、熔点、沸点。A项,通过回顾反应比较酸性:CH3COOH>H2CO3>C6H5OH;B项,通过同周期、同主族递变规律比较碱性:Ba(OH)2>KOH>Ca(OH)2;C项,通过晶体类型比较熔点,BN是原子晶体,SiCl4是分子晶体,MgBr2是离子晶体,熔点:BN>MgBr2>SiCl4;D项,通过经验与氢键知识比较沸点,2常温是液体,而PH3、NH3是气体,P、N同主族相邻,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PH3<NH3<H2O,选择D。
22、解析:由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可知R为F,由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X为S、T为Cl、Z为Ar、Q为Br。由于Z(Ar)为稀有气体,不能比较其非金属性,A错误;R的(原子序数)电子数为9,Q的(原子序数)电子数为35,35—9=26,B正确;F、Cl、Br三种元素位于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C错误、D正确。答案:BD
命题意图: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7.(2013·广东理综·22)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6.(2013·新课标卷I·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W2-、X+
B. X+、 Y3+
C. Y3+、 Z2- D. X+、 Z2-
[考点]考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及水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
[解析]该题命题结构简单,切入点新颖,考察了离子化合价与其离子电荷的关系。根据答案选项可知W、X、Y、Z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W2- 、X+ 、Y3+ 、Z2-,又知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可推出W为O,X为Na,Y为Al,Z为S, Al3+和S2-均能发生水解,水解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O2-不能在水溶液存在,而Na+不水解。 [答案]C
5.(2013·山东理综·8)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W |
X |
|
|
Y |
Z |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解析:因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生成离子化合物,这指的是铵盐,W是N元素,则X、Y、Z依次是O、S、Cl。则其氢化物中H2S最不稳定,A正确;只有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才一定比Y的含氧酸酸性强,B错;阴离子还原性S2->O2-,C错;Cl2与水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了还原性,D错。
答案:A
3、(2013·天津化学·3)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底边规律正确的是
A、IA族与VII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B、最高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正价从+1递增到+7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解析]该题考查元素周期律。A选项IA族的H元素可以与VIIA族的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Na元素可以与VIIA族的形成离子化合物,正确;B选项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O和F无正价,错误。C选项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小,错误。D选项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失电子能力越弱,如Na Mg Al,错误。
答案:A
4.(2013·四川理综化学·4)同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 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答案].B
解析:因为最外层 电子数W:X≒4:3,故W最外层电子数为4,X的为3,又因为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所以W为C,X为Al,Z为Cl,Y可能为Si、P、S,所以B选项SiCl4为正四面体,正确。A若Y为S则电负性应该为Z>W>Y;C同周期半径大小为X>Y>Z,而W处于上一周期,不能比较;D中W与Y形成的为CS2的σ:π=1:1;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