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4.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报道:“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则报道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
A.“东方红—1”号
B.“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其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 )
美国“战神1-X”火箭 中国第三颗北斗卫星
A.文学革命的促进 B.科技革命的推动
C.国际竞争的加剧 D.世界经济联系的密切
2.普朗克,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国科学界领袖。1913年他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是因为爱因斯坦( )
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B.坚持“吾爱吾师,但吾尤爱真理”
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
1.“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5.“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实质和意义
(1)背景: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但国内还面临着各种矛盾,同时面临着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需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国际,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
(2)实质: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
(3)意义:“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其主要意义在于让文化在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里得到充分的发展。
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科技成就
领域 |
时间 |
成就 |
国 防 技 术 |
1964年10月 |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
1964年6月 |
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
|
1966年10月 |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
|
1967年6月 |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
|
农业 技术 |
1973年 |
袁隆平培育出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
信 息 技 术 |
1983年 |
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 |
1997年 |
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
|
航天 技术 |
2003年10月 |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迅猛发展的原因和科技进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制定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2)作用:①“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②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③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成就
(1)特点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英国开始,然后向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扩展;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进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较落后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日本)。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形态转变——出现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综合化和专业化趋向加强。
(2)引人注目的成就
①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②发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
③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
1.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1)牛顿提出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正确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规律。
(2)爱因斯坦不仅否定了牛顿绝对的时空观,而且提出了质能转化原理,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科学、哲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3)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4)牛顿力学的理论、牛顿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仍然在广阔的领域内发挥着指导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