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6878  116886  116892  116896  116902  116904  116908  116914  116916  116922  116928  116932  116934  116938  116944  116946  116952  116956  116958  116962  116964  116968  116970  116972  116973  116974  116976  116977  116978  116980  116982  116986  116988  116992  116994  116998  117004  117006  117012  117016  117018  117022  117028  117034  117036  117042  117046  117048  117054  117058  117064  117072  447090 

4. (1) Na2SO3+H2O (2) Na2SO3 (3) ①只存在ClO-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1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12滴0.01mol·L-1KMnO4溶液
(1) 若溶液褪色,则假设1成立;(2) 若溶液未褪色,则假设2或3成立
步骤3:在B试管中滴加12滴淀粉-KI溶液
(1) 若溶液变蓝色,则假设3成立;(2)若溶液不变蓝色,结合步骤2中的(2),则假设2成立

 

 

[高考前沿]

试题详情

3. (1) 由于Ba(OH)2·8H2O与空气中的CO2反应,所取试剂大部分已变质为BaCO3,未变质的Ba(OH)2·8H2O在配制溶液时能全部溶解

(2)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试剂中有Ba2+存在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是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连接带塞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CO3
步骤4:取步骤1中的滤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
pH明显大于9.6,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OH)2

 

(3) ①搅拌溶解、过滤 250mL容量瓶中 ②0.1980

×100%

(4) 不能

 

试题详情

2. (1) 分液 蒸馏

(2) 甲苯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3)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Cl-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熔化,测其熔点
熔点为122.4℃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 ×100% 96%

 

试题详情

1. (1) ①C

②Cl2、HClO、ClO-

③加入适量的NaBr溶液,充分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液体为橙红色

(2) ①见图示

②电极逐渐溶解

③甲 可以避免活泼金属如Zn和CuSO4的接触,从而提供稳定电流

(3) Zn

 

试题详情

2.

方 法
规律与技巧
差量法
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态物质的体积差、压强差,也可以是物质的量之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守恒法
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合物、溶液等,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均如此
关系式法
对于多步反应体系,依据若干化学方程式,找出起始物质与最终物质的量的关系,并据此列比例式进行计算求解方法,称为“关系式”法。用关系式解题的关键是建立关系式,建立关系式的方法主要有:①利用微粒守恒关系建立关系式;②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③利用化学方程式的加合建立关系式
平均值法
所谓平均值法是一种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它所依据的数学原理是:两个数Mr和Mr'(Mr>Mr')的算术平均值r,一定介于两者之间。常见方法有:求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摩尔质量、平均组成等
极端假设法
“极端假设法”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一般解答有关混合物计算时采用,可分别假设原混合物是某一纯净物,进行计算,确定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讨论法
有一类化学计算题,由于某一条件的不确定,结果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可能在某个范围内取值,这类题需要用讨论的方法求解。常见的类型:①讨论反应发生的程度;②讨论反应物是否过量;③讨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范围;④讨论不定方程式的解

 

趁热打铁,事半功倍。请同学们及时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第187-190页。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探究综合题型研究

[高考回眸]

试题详情

1. 实验路线的优选;仪器和药剂的选择;实验装置的组合;操作程序的编排及条件的控制;数据的测量等。

试题详情

2. (2013·广州调研)大型钢铁企业酸洗钢材时产生的废液主要成分为Fe2+、H+、Cl-,可用下述方法处理该废液,回收盐酸,制备氧化铁涂料。

废液过滤氧化铁粉末

(1) 单质X的化学式是  

(2) 氯化亚铁溶液经高温喷雾焙烧时转化为氯化氢气体和氧化铁粉末。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某种铁红涂料的成分中,除含有Fe2O3外,还添加有CuO或FeO中的一种。请设计实验探究该铁红涂料中添加的物质。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添加了CuO。

假设2:添加了FeO。

②基于假设  (填“1”或“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铁粉、3mol·L-1H2SO4溶液、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10%NaOH溶液、10%H2O2、KSCN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步骤2.      
 

 

(4) 用水吸收“高温喷雾焙烧”时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可得到盐酸。请计算:用1000g水需吸收标准状况下多少升氯化氢气体可得到36.5%的浓盐酸(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不必化简)。

 

 

[问题思考]提示

试题详情

7.84g铁触媒溶液A溶液B

       计算铁的含量取25.00mL稀释后溶液

(1) 步骤④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2) 因为通入Cl2不足量,“溶液B”中还含有  会影响测定结果。

(3) 因为通入Cl2过量且加热煮沸不充分,“溶液B”中可能含有Cl2。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Cl2,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限选试剂:0.1mol·L-1酸性KMnO4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稀溶液、淀粉-KI溶液、0.1mol·L-1KSCN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4) “干燥管C”的作用是  

试题详情

1. (2013·深圳二模)铁触媒(铁的氧化物)是硫酸工业的催化剂。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研究铁触媒的组成。

方案一:用下列装置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

方案二:用下列实验方法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

试题详情

2. (2013·深圳一模)工业上用异丙苯氧化法合成苯酚,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液态混合物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沸点
溶解性
主要化学性质
异丙苯
152.4℃
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
可被强氧化剂氧化
苯酚
181.8℃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酒精等有机溶剂
易被氧化
丙酮
56.2℃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不易被氧化

 

(1) 检验有机相中是否含有水的方法是          

(2) “操作2”的名称是  

(3) 丙酮中常含有苯酚和异丙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有机物杂质,某同学做了如下检验:

检验项目
实验方案
检验丙酮中一定存在有机物杂质的方法是  
A. 酸性KMnO4溶液,加热
B. 乙醇,溶解
C. NaOH溶液(酚酞),加热
检验丙酮中是否含有苯酚
取少许待测液置于试管中,滴加12滴FeCl3溶液。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是            

 

(4)某同学对该厂废水进行定量分析。取20.00mL废水于锥形瓶中,水浴加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假定只有苯酚与KMnO4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10.00mL。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5+28KMnO4+42H2SO4 28MnSO4+14K2SO4+30CO2↑+57H2O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mg·m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实验方案设计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
2.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课堂评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