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的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
(2)在试管里加入2 mL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如右图),取出铜丝,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___________。
(3)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车用燃料,符合我国的能源战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
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____,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_。
三、实验题
25.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17个碳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分解产物中有乙烯存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后将得到的气体混合物通入盛有某试剂的试管中加以验证(装置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乙烯性质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
(2)验证该气体混合物中含有乙烯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该气体混合物中含有乙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已知酯类物质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相应的醇和羧酸盐。有机物A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其分子式是C4H8O2,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
写出A、B、C各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
23.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试回答:
(1)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种制备氯乙烷的方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22.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
B.12C和13C
C.CH3—CH2—CH2—CH3和
D. 和
E.甲烷和庚烷
(1)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
(4)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___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21.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 B.苯 C.乙烯 D.乙醇
20.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A.CH3CH2CH2CH3 B.CH3CH(CH3)2
C.CH3C(CH3)3 D.(CH3)2CHCH2CH3
19.2002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的15 t苯泄漏入路边300 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害,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1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苯和溴水混合后振荡 B.苯、液溴和铁粉混合
C.石蜡的分解 D.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
17.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