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7836  117844  117850  117854  117860  117862  117866  117872  117874  117880  117886  117890  117892  117896  117902  117904  117910  117914  117916  117920  117922  117926  117928  117930  117931  117932  117934  117935  117936  117938  117940  117944  117946  117950  117952  117956  117962  117964  117970  117974  117976  117980  117986  117992  117994  118000  118004  118006  118012  118016  118022  118030  447090 

4.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α)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β)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A.35%       B.29%      C.28%      D.21%

试题详情

3.(2013·广东高考)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2.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

A.R型菌转化成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S型菌DNA+活R型菌→S型菌+R型菌

C.DNA酶+S型菌DNA+活R型菌→S型菌+R型菌

D.格里菲思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除部分病毒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试题详情

15.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________个细胞。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2)该题中的细胞排列成“一行”,所以放大倍数增大到原来的4倍后,看到的细胞数目为8÷4=2(个)。(3)应将视野亮度调暗一些才能看到质壁分离的现象。视野调暗的方法有二:一是将凹面反光镜换成平面反光镜;二是用小光圈。(4)物像位于左上方,只有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所以观察“b”时,看到的物像是“q”。(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划分依据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图中B是蓝藻,属于原核细胞,且能进行光合作用;C为植物的叶肉组织,其中的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为动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提取细胞膜时应选用D图中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只有细胞膜而无核膜和其他细胞器膜,所以适合作为提取细胞膜的材料。

答案:(1)长度或宽度 (2)2 (3)D (4)左上方 q

(5)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B、C 核糖体 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的细胞器

试题详情

14.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HIV主要感染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细胞。

(2)HIV进入细胞后,能以________为模板,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并整合到被感染细胞的染色体上。

(3)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请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你所学的相关知识,找出支持第二种观点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艾滋病病人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病毒的增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HIV变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给疫苗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

解析:(1)艾滋病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其寄主细胞为T淋巴细胞。(2)HIV侵入T淋巴细胞,将病毒RNA注入T淋巴细胞,其遗传物质的表达过程是:病毒RNA逆转录,DNA转录,RNA翻译,蛋白质。(3)HIV本身缺乏增殖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必须在胞内寄生才能增殖,当艾滋病的病原体处于细胞外时,该病原体不能增殖。(4)青霉素能抑制肽聚糖的合成,而病毒中并没有肽聚糖。(5)HIV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是单链结构,更容易发生突变,即突变频率高,且变异是不定向的,给疫苗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

答案:(1)T淋巴 (2)RNA 逆转录 HIV(自身)DNA

(3)病毒全部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其他活细胞才能进行增殖。故应先有细胞后出现病毒

(4)不能;病毒的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而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病毒的增殖不能起抑制作用

(5)突变频率高、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上图中,图________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其中的________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要得到图C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处理细胞。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型。

解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因此B、E是原核细胞,E有鞭毛,是细菌,B有光合作用片层结构,是蓝藻。胃黏膜中含磷脂和蛋白质,因此幽门螺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和磷脂酶可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具叶绿体的植物细胞与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真核细胞与蓝藻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3)B图蓝藻细胞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答案:(1)E 没有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 蛋白酶和磷脂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B、C 核糖体

(3)光合色素(藻蓝素和叶绿素) 自养

试题详情

12.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丙图是乙图放大后的物像,应选用甲图中②③⑤组合。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的操作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答案:D

试题详情

11.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 )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⑥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学说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答案:A

试题详情

10.(2014年苍山检测)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家进行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解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细胞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并命名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