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是农田可能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便进行了田间试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施肥情况 |
氮肥 |
磷肥、钾肥 |
磷肥、氮肥 |
不施肥 |
小麦产量(kg) |
55.66 |
65.26 |
56.88 |
55.11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无法确定
4.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
3.饥饱有度利健康,荤素搭配有营养。从营养平衡角度分析,下列属于合理营养的是( )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4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
种类 |
|
|
|
|
|
|
|
|
|
|
|
|
|
|
|
|
|
|
|
生态系统 数量 |
物 |
|
|
|
|
|
|
|
|
种 |
物 |
|
|
|
|
|
|
|
|
种 |
物 |
|
|
|
|
|
|
|
|
种 |
物 |
|
|
|
|
|
|
|
|
种 |
物 |
|
|
|
|
|
|
|
|
种 |
物 |
|
|
|
|
|
|
|
|
种 |
物 |
|
|
|
|
|
|
|
|
种 |
物 |
|
|
|
|
|
|
|
|
种 |
物 |
|
|
|
|
|
|
|
|
种 |
|
|
|
|
|
|
|
|
|
A |
0 |
90 |
0 |
0 |
30 |
30 |
0 |
0 |
40 |
B |
200 |
350 |
0 |
0 |
30 |
0 |
0 |
0 |
40 |
C |
150 |
250 |
100 |
800 |
40 |
30 |
50 |
20 |
1 |
D |
300 |
200 |
0 |
0 |
0 |
0 |
0 |
50 |
50 |
一、选择题
1.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①甲图B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C点时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②乙图A点时,害虫不存在抗药个体;③丙图曲线表示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水解的催化特性。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9.(7分)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的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性状,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利用太空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假设该植物具有三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
28.(14分)下图表示某家庭先天性并指(趾)遗传系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遗传图解可以看出并指(趾)属于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病。
(2)Ⅲ—4和Ⅲ—5婚后孩子正常的几率是________。若Ⅲ—5已经怀孕,为了生一个正常指(趾)的孩子,应该进行________以便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3)研究人员从该家庭多名患者的血液样本中提取DNA进行分析时发现,患者的第2号染色体的HOXD13基因中增加了一段碱基序列:—CGCCGCCGCCGCCGTCGCCGC—CGACGC—(模板链),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增加了________个氨基酸,并且全是________。(精氨酸:CGU、CGC、CGA、CGG,丙氨酸:GCU、GCA、GCG、GCC,脯氨酸:CCG、CCA、CCU、CCC)
(4)上述研究表明,并指(趾)是由________引起的一种遗传病。该家庭中的致病基因主要来自Ⅰ—2,由于这种变化发生在________细胞,从而导致每一代都有患者出现。
27.(2011·四川理综)(13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
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____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__________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 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_________。
二、非选择题
26.(16分)下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________;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_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
(2)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________。
(3)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4)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其后代中不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5)用一定剂量的Co—γ射线照射萌发状态的棉花种子,其成活棉株的器官形态和生理代谢均发生显著变异,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处理过的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这说明了________。在其中也发现了极少数的个体品质好、产量高,这说明了变异是________。
25.如图是某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示意图(a~f\,a+~f+代表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对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分子
B.该细胞中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
C.该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导致缺失部分基因
D.该细胞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dc+bef的配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