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14年滨州质检)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M物质,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①当细胞中M物质浓度高于溶液中M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②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③M物质的吸收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时膜两侧存在M物质的浓度差
④M物质的吸收随着温度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 M物质的吸收为主动运输的判断依据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由①表明为逆浓度吸收;③、④两项表明有蛋白质和酶参与;故可判断为主动运输。②中氧气的存在不是消耗能量的必要条件。
答案:D
5.下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
解析:肌细胞不能产生葡萄糖,原因是细胞内的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化成葡萄糖,细胞要不断消耗葡萄糖,所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钠离子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而运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分析图示可知,葡萄糖进入肌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由钠离子驱动,而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答案:D
4.图中曲线a、b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被动运输,曲线b代表主动运输
B.曲线a代表的分子跨膜运输一定不需要载体蛋白
C.曲线b转运速率达到饱和的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D.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对曲线a、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解析:O2与细胞呼吸有关,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即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与O2浓度有关。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均需要载体蛋白。由图判断曲线a代表被动运输,曲线b代表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物质运输与膜的流动性有关,膜的流动性的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B
3.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
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
解析:叶绿体合成的ATP被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利用,不能进入细胞核,故A选项错误。氢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液泡内,故B选项错误。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这些酶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然后转运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上形成小泡(囊泡),即形成初级溶酶体,进而形成溶酶体,因此溶酶体内的酶是由高尔基体形成小泡(囊泡)运入的,故C选项错误。 内质网上的膜结构成分可以以囊泡的形式到达高尔基体,再到达细胞膜,转移到细胞膜中,故D选项正确。
答案:D
2.如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
A.加酶前a侧液面上升,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高于a侧液面
B.加酶前a侧液面上升,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等于a侧液面
C.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
D.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高于a侧液面
解析: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渗透压相等,但加入麦芽糖酶后,麦芽糖分解,使得b侧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水分由a侧向b侧转移。
答案:D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确定①为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
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③两种方式被吸收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③胞吞作用有关
解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而K+通过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因而可确定①为主动运输、②为被动运输,物质非跨膜运输包括胞吞、胞吐两种方式;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通过胞吞方式被吸收;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不能进入细胞,果脯腌制过程中,细胞已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才能进入细胞。
答案:A
6.(2011年高考海南卷)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下图为肾小管壁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回答问题:
(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组织液中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需要________的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_______。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而被动运输的特点是物质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输,因此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ATP)的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渗透吸水。肾小管上皮细胞因重吸收各种离子、小分子有机物而导致渗透压升高,水分子由渗透压低处流至渗透压高处。原尿中的葡萄糖未完全重吸收会导致原尿中渗透压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渗透压差值减小,重吸收水分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加。
答案:(1)高于 (2)主动运输 载体和能量 (3)渗透作用 原尿中渗透压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渗透压差值减小,重吸收水分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加
课时高效训练
5.(2013年高考浙江卷)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解析:本题以表格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考生分析表格数据的能力,同时涉及离子通道、运载体等相关知识。分析表格,神经细胞外Na+浓度较高,细胞内K+浓度较高,K+和Na+经过离子通道排出细胞属于被动运输;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D
题组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4.(2013年高考北京卷)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泌、运输、细胞衰老与细胞结构的关系。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形式将其分泌到胞外;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老化受损的细胞器与溶酶体融合完成细胞内消化;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线粒体。
答案:D
3.(2012年高考北京卷)科学家为了研究蛋白A的功能,选用细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1)将Ⅰ组卵母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后,水分子经自由扩散(渗透)穿过膜的________进入卵母细胞。
(2)将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细胞一定时间后,该mRNA________的蛋白质进入细胞膜,使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体积________。
(3)与Ⅱ组细胞相比,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________,说明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________作用。比较Ⅲ、Ⅳ组的结果,表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______。推测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________。
(4)已知抗利尿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可促进蛋白A插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中,从而加快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水分子的________。
(5)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推论。
解析:本题以蛋白A与水分子进入细胞的关系为背景考查了实验的分析和探究能力。(1)Ⅰ组卵母细胞由于缺乏蛋白A,水分子经自由扩散穿过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进入细胞。(2)将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细胞后,该mRNA经翻译过程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膜,使卵母细胞的水通透速率增大,细胞因大量吸水体积迅速增大。(3)Ⅲ组与Ⅱ组相比,低渗溶液中卵母细胞的水通透速率降低,说明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明显降低,可推测HgCl2抑制了蛋白A的功能。Ⅲ组细胞用试剂M处理后水通透速率明显升高,但仍低于Ⅱ组细胞,由此说明试剂M可部分恢复蛋白A的功能。由于蛋白A的功能可恢复,说明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空间结构。(4)抗利尿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中蛋白A含量增多,从而增强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5)因为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蛋白A的功能,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蛋白A与水的吸收密切相关,从而得出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的推论。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
(2)翻译 迅速增大
(3)明显降低 抑制 部分恢复 空间结构
(4)受体 重吸收
(5)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