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7907  117915  117921  117925  117931  117933  117937  117943  117945  117951  117957  117961  117963  117967  117973  117975  117981  117985  117987  117991  117993  117997  117999  118001  118002  118003  118005  118006  118007  118009  118011  118015  118017  118021  118023  118027  118033  118035  118041  118045  118047  118051  118057  118063  118065  118071  118075  118077  118083  118087  118093  118101  447090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答案]B

 

试题详情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答案]B

 

试题详情

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答案]C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答案]D

 

试题详情

14.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组所运用的育种方法为________,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A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F2所得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3)在遗传学上把控制相同性状的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称为单体,单体与正常个体之间,差别极其微小,可以进行交配。普通小麦为异源六倍体,其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AABBDD(A、B、D表示染色体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42,已分离得到21种不同染色体的野生型单体,应用单体可把新发现的隐性基因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上。现有一小麦隐性突变纯合子,请设计实验确定基因在哪对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说明基因不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

解析:(1)图中A、B、C三组育种方法分别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由于图中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幼苗未经秋水仙素处理,所以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2)杂交育种的方法是基因重组,F2中矮秆抗病的植株ttR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3。(3)根据材料分析可让该小麦隐性突变纯合子与21种野生型小麦单体逐一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1出现隐性突变型,而且这种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为1∶1,则说明基因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若F1全为野生型,则说明基因不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

答案:(1)单倍体育种 0

(2)基因重组 1/3

(3)实验步骤:

①将小麦隐性突变纯合子与21种野生型小麦单体逐一杂交,得F1

②观察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及结论:

F1出现隐性突变型,而且这种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为1∶1

F1全为野生型

 

试题详情

13.(2014年德州模拟)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下表表示5个玉米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其中②~⑤品系均只有一个性状属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品系

②粒色
③节长
④果穗
 
长短
⑤茎高
 
 
 
 
表现型
 
 
 
 
 
(基因型)
显性
 
 
 
 
(纯合子)
白粒(bb)
短节(ee)
短果
 
 
穗(aa)
矮茎
 
 
 
 
(dd)
 
 
 

 
所在

 
 
 
 
染色体
Ⅰ、Ⅲ、Ⅳ




(1)如果研究玉米的基因组,应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2)若要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选择品系②和③作亲本是否可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A)白粒(b)和短果穗(a)黄粒(B)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AaBb)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示快速育种方案。

①请在括号内填写相关的基因型。

②处理方法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以上方案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有________。

解析:(1)由于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不含性染色体,所以研究玉米基因组时测定10条染色体。(2)由于控制粒色和节长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选择品系②和③研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不可行。(3)欲快速获得长果穗黄粒(AaBb)玉米杂交种,需选择单倍体育种的方法,选择的亲本分别是长果穗白粒和短果穗黄粒,待它们开花后取花药离体培养,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得到可育植株,然后让这两种可育植株杂交获得AaBb种子,该过程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1)10 (2)不可行 控制粒色和节长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Ⅰ)上

(3)①答案如图

②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试题详情

12.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图1中由品种AABB、aabb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________。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过程e常采用________方式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的优势是________。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1中由甲品种与乙品种经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经a、e、f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为单倍体育种,经g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方式为诱变育种,d过程则为基因工程育种。高秆抗病个体为A_B_占F2的,所以高秆抗病个体中纯合子占。根据图2,高秆∶矮秆=1∶1,抗病∶易感病=3∶1,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生物个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1)杂交育种 1/9 (2)aaBb (3)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4)g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

11.小麦是自花传粉植物。在种植白色籽粒小麦的田间偶然发现有一株小麦所结籽粒为红色。研究表明红色籽粒小麦是由种皮中的色素所引起的。第二年将该小麦的800多颗红色籽粒播种后,有600多株发育成熟,其中有160多株结白色籽粒,其余仍结红色籽粒。(回答题中基因型时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1)最初产生结红色籽粒植株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________;红色籽粒中胚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以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红色籽粒小麦品种。具体步骤是:

①将最初得到的红色籽粒播种后,最好培养至________(传粉前/传粉后),取________进行离体培养。

②待得到________时,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________后,培养至成熟,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

③待________时,选________籽粒留种。

④此育种方式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题中可知小麦是自花传粉植物,种植白色籽粒小麦的田间只偶然发现一株小麦所结籽粒为红色,说明该小麦田间的小麦植株均为纯合子,这株结红色籽粒的小麦植株发生了显性突变,即由a基因突变为A基因,该结红色籽粒的小麦植株的基因型为Aa,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有AA、Aa、aa,由于籽粒的颜色是由种皮中的色素所引起的,因而籽粒均为红色。进行单倍体育种时,应在传粉前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诱导幼苗使其染色体数加倍,由于花粉有A、a两种类型,因而经单倍体育种后获得的纯合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或aa。

答案:(1)基因突变 AA、Aa、aa

(2)①传粉前 花药

②单倍体幼苗 染色体加倍 AA或aa

③籽粒成熟(结种子、结果实) 红色

④染色体数目变异

试题详情

10.在引进优良家畜(如牛、羊)时,一般引进雄性个体让其与本地的同种雌性个体杂交。考虑到经济和遗传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进4头雄性家畜为宜。具体做法是: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地种雌畜杂交得F1,让F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2,让F2再与第三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3,F3与第四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4,试问:在F4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属本地种的理论上约有( )

A.1/2                             B.1/8

C.1/16                            D.15/16

解析:在生殖的过程中,子代从每一个亲代那儿获得一半遗传物质,这是由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决定的。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地种雌畜杂交得F1,F1个体中有1/2遗传物质来自本地物种,让F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2,F2个体中有1/4遗传物质来自本地物种,以此类推在F4个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属本地种的理论上约有1/16。

答案:C

试题详情

9.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见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⑧育种方法运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B.过程⑤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过程②③④育种方法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aaB_的类型经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

D.过程②⑥⑦应用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解析:①⑧是诱变育种。②③④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aaB_的类型中aaBB占1/3,aaBb占2/3,经过自交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1/2,故C错误。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