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8143  118151  118157  118161  118167  118169  118173  118179  118181  118187  118193  118197  118199  118203  118209  118211  118217  118221  118223  118227  118229  118233  118235  118237  118238  118239  118241  118242  118243  118245  118247  118251  118253  118257  118259  118263  118269  118271  118277  118281  118283  118287  118293  118299  118301  118307  118311  118313  118319  118323  118329  118337  447090 

17.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 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时间上来看1955年来中国访问的人数比1954年多,这要归结于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促进了中外的交往。A项为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政策,排除A;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为20世纪70年代的事,不符合题意;D项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试题详情

16.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表明                    (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帝国主义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开始松动

C.日内瓦会议对中国对外关系改善影响深远

D.中国日益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在会议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选择C项。

答案:C

试题详情

15.(2014扬州调研)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 )

A.1953年中印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解析: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主张,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寻找到了亚非国家共同利益所在。

答案:C

试题详情

14.(2014广东一模)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 )

A.不再坚持对苏联的友好政策

B.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

C.意在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

D.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故D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13.“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首先根据“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判断材料所指事件是我国澳门的回归;其次分析备选项,A项“一国两制”只是回归的具体方针,B项“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达成的关于我国台湾问题的认识,C项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是建立在国力强大的基础之上的,排除A、B、C三项。答案为D。

答案:D

试题详情

10.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解析:由材料中的“协助”“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等信息判断,1954年政协已不再是国家临时最高权力机关,而是转变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机构。

答案:C

试题详情

9.如图是一张选民证,该选民证是1953年由福建省永安县选举委员会印发的,联系这一时期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状况,其历史背景是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

D.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解析: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是推荐产生的,A项错误;福建不是民族自治区域,C项错误;D项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不符合1953年的时间信息。

答案:B

试题详情

8.(2014南昌模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 )

A.“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

解析:1954年宪法规定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采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代议制,通过选举代表由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来管理国家,这是第一重委托。反过来人大要向人民负责,要向选民述职,要自觉接受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更专业地管理国家,委托“一府两院”来行使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人大委托“一府两院”,是第二重委托。“一府两院”要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故是“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材料反映了这一特点,故答案为A。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