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8148  118156  118162  118166  118172  118174  118178  118184  118186  118192  118198  118202  118204  118208  118214  118216  118222  118226  118228  118232  118234  118238  118240  118242  118243  118244  118246  118247  118248  118250  118252  118256  118258  118262  118264  118268  118274  118276  118282  118286  118288  118292  118298  118304  118306  118312  118316  118318  118324  118328  118334  118342  447090 

一、选择题

1.右图是一件穿有鼻环的春秋时期的铜质牛尊。从这件牛尊中可得到的信息有       ( )

①春秋时期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

②牛在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

③牛被运用于农业生产,耕作技术日益进步

④牛肉是春秋时的主要食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牛尊的鼻环反映了牛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这件牛尊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青铜冶炼技术的高超。故答案为B。

答案:B

试题详情

20.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4%,但其产量却占苏联农产品总量的25%。这说明当时                                  ( )

A.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

B.个体农业是苏联农业产量的支柱

C.苏联政府仍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

D.苏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

解析:自留地是农户个体经营的土地。材料反映了苏联的自留地少,但产量却很高,从反面说明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

答案:A

试题详情

19.(2014潍坊联考)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解析:斯大林体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但是材料无法说明,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答案:B

试题详情

18.(2014惠州模拟)赫鲁晓夫阐述苏共二十二大的改革纲领:“忽视物质利益原则,就意味着毁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更好地完成计划,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的可能性来控制利润,更广泛地利用利润来奖励自己为集体良好的工作,来扩大生产。”据此可知                              ( )

A.赫鲁晓夫并未真正突破斯大林模式

B.赫鲁晓夫主张废除计划经济体制

C.赫鲁晓夫主张恢复列宁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反对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更好地完成计划”以及“为集体良好的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仍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的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答案:A

试题详情

17.(2014珠海二模)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2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上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是灾难性的代价。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该模式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B.该模式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该模式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该模式忽视了对民生的改善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经济模式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优先发展重工业(“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于……”)、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类似封建的管理”)、忽视了对民生的改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联系所学可知为斯大林模式,其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故本题选A。

答案:A

试题详情

16.(2014株洲一模)《大国崛起》认为:“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据此判定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分别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解析:据材料“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是指列宁采取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是指斯大林采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手段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这一过程中,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确立,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试题详情

15.(2014临沂模拟)苏俄(联)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联)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联)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联)放弃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理想

D.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解析:本题以新情境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苏俄(联)政府吸引外资建成汽车制造厂,让资本家参与经营,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答案:D

试题详情

14.(2014日照一模)2009年,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说:“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像社会主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20世纪90年代后两国关系显著改善

B.不同经济模式相互借鉴和影响

C.全球化背景下利益休戚相关

D.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解析:罗杰斯说:“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像社会主义”指的是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调节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美国政府不断加强对经济的宏观干预,这体现出“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注意发挥市场和计划的调节作用,这是不同经济模式之间相互借鉴的结果,B项与题意相符;A、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不是主要依据。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