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渐渐地,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这实际上反映了 ( )
A.相权的加强大大提高了其辅佐皇帝的效率
B.门下省下辖的六部资历较轻不利皇权加强
C.这与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相左
D.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与朝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宰相逐渐变成虚衔,其动因在于皇权对于相权的控制,A项不正确;尚书省下辖六部,B项不正确;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与朝政,真正的宰相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C项不正确。
答案:D
2.(2014潍坊一模)“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 )
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B
一、选择题
1.(2014成都一模)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材料中汉武帝的措施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B两项明显不正确,C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手段,根本目的是D项。
答案:D
10.(2014潍坊一模)“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转折点”发生在西太后时期,“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说明该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丧失了抵抗意识,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辛丑条约》。
答案:D
9.清朝官员袁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秋之时已有明约,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今攻使馆,要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道,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事将不可收拾。”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确切信息是 ( )
A.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来抗击八国联军
B.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
C.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
D.印证了当时八国联军有灭亡中国的野心
解析:材料中袁昶认为义和团攻击使馆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值得提倡。故选A。引用古代的交战礼仪,并非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排除B项。依据所学史实可知,统治者并没有支持其方案,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A
8.有些义和团在打击不法教会势力时,宣传要杀“大毛子”“二毛子”“三毛子”,即所有的在华洋人、中国教民以及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在有些地方,义和团错误地杀害了一些无辜的传教士和教民,包括老人妇孺。这不能说明义和团运动 ( )
A.表现出某种盲目排外的倾向
B.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
C.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
D.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要杀……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错误地杀害”等可知,义和团运动虽然反映了民众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但却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表现出盲目排外的倾向。选项D说法符合题意。
答案:D
7.(2014南京模拟)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材料体现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答案:C
6.(2014广州一模)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 )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解析:这里的“形式近代化”是中日两国宣战,这里的“内容近代化”是指战争武器以近代武器为主,海军参战等。A项是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创办海军之措施,与近代战争特征符合;B、C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属于甲午战争的结果,与材料中“形式和内容”不符。
答案: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