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8445  118453  118459  118463  118469  118471  118475  118481  118483  118489  118495  118499  118501  118505  118511  118513  118519  118523  118525  118529  118531  118535  118537  118539  118540  118541  118543  118544  118545  118547  118549  118553  118555  118559  118561  118565  118571  118573  118579  118583  118585  118589  118595  118601  118603  118609  118613  118615  118621  118625  118631  118639  447090 

4.下列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所属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酸雨的形成: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B.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Na2CO3+2HCl=2NaCl+CO2↑+H2O  中和反应

 C.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银强:Fe+2AgNO3═2Ag+Fe(NO3)2        置换反应

 D.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

试题详情

3.下列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试题详情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 

B.微量元素在人体中需求量很小,不需要从外界摄取

C.燃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D.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1.下列厨房中的用品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A.棉布围裙      B.食品保鲜膜    C.瓷碗     D.不锈钢菜刀

试题详情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资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事也做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7分)

 

试题详情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9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分)

试题详情

46(15分)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科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 ,“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   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9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6分)

试题详情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砚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